在那輛散發著陰森氣息的 35 路末班車上,陳濱的冤魂靜靜地佇立著,周圍的黑暗彷彿與他融為一體。他的身影虛幻而又透著一股冰冷的執念,剛剛從警察甲那裡獲取的線索,如同點點鬼火在他的意識中閃爍,指引著他邁向復仇之路的下一站——深入調查警局內部那隱藏在黑暗深處的罪惡。 陳濱的靈魂感知能力如同一張無形的大網,緩緩地朝著警局的方向蔓延而去。在警局那看似平靜的表象之下,他逐漸察覺到了一股錯綜複雜的黑暗力量,而這股力量的核心,是一個以副局長乙為中心的腐敗利益集團。副局長乙,平日裡總是一臉嚴肅,眼神中卻時不時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狡黠與貪婪。他在警局中擁有著不小的權力,多年來,利用職務之便,精心編織了一張龐大的關係網,將眾多意志不堅定的警員拉攏到自己身邊,形成了一個為所欲為的小團體。 一切都要從多年前說起,那時的乙剛剛晉升為警局的中層幹部,手中開始掌握了一些實際權力。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結識了當地一個小有名氣的詐騙團伙頭目丙。丙為人圓滑世故,善於揣摩人心,一眼就看出了乙內心深處對金錢和權力的渴望。起初,兩人的接觸還較為隱晦,只是在一些社交場合偶爾碰面,簡單地寒暄幾句。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丙開始有意無意地向乙透露一些“賺錢的門道”,並暗示他憑藉在警局的職位,可以輕鬆獲取鉅額財富,且不會被人察覺。 乙的內心開始動搖,起初的猶豫和不安在丙一次次的誘惑下逐漸消散。終於,在一次秘密的會面中,他們達成了第一筆交易。當時,詐騙團伙正在策劃一起大規模的電話詐騙行動,目標是城市中的中老年人。乙利用自己的職權,提前獲取了警局即將開展的打擊詐騙專項行動的部署計劃,並將關鍵資訊透露給了丙。詐騙團伙因此得以提前做好應對措施,成功避開了警方的初期偵查,順利實施了詐騙計劃,騙取了大量受害者的錢財。事後,丙按照約定,將一筆豐厚的現金偷偷送到了乙的家中。乙看著那裝滿鈔票的箱子,內心的貪婪徹底戰勝了理智和良知,從此踏上了這條與詐騙犯勾結的不歸路。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勾結愈發緊密,手段也越來越隱蔽和高明。乙在警局內部建立了自己的親信網路,將一些意志不堅定、貪圖私利的警員拉攏到自己身邊,形成了一個以他為核心的腐敗利益集團。每當有涉及詐騙團伙的案件進入警局,乙就會迅速啟動他的“保護機制”。 在案件調查初期,他會指使手下故意拖延時間,對一些關鍵線索視而不見。例如,在一次對詐騙團伙窩點的突襲行動中,警方本已掌握了確鑿的線索,即將對窩點進行包圍打擊。然而,乙卻在關鍵時刻,以“情報不準確,需要進一步核實”為由,命令列動暫時取消。這一拖延,給了詐騙團伙足夠的時間轉移重要證據和人員,使得原本可以一舉搗毀的窩點得以繼續逍遙法外。 當案件進入證據收集階段,乙更是親自出馬,篡改或銷燬關鍵證據。有一份重要的通話記錄,是詐騙團伙與受害者之間的直接通話證據,足以將他們定罪。但乙利用職務之便,進入證據保管室,將這份通話記錄偷偷替換成了一份經過剪輯和偽造的版本,刪除了所有對詐騙團伙不利的內容,使得案件的調查陷入了僵局。 在證人方面,乙更是不擇手段。對於那些願意配合警方調查的證人,他會派手下進行威脅和恐嚇。曾經有一位勇敢的老人,目睹了詐騙團伙的部分犯罪過程,並願意出庭作證。乙得知後,指使手下在夜晚潛入老人家中,對其進行威脅,警告他如果敢出庭作證,就會讓他和他的家人不得安寧。老人在恐懼的籠罩下,最終無奈地選擇了沉默。而對於那些不太配合的證人,乙則會採用利誘的方式。他會承諾給予證人一定的金錢或其他利益,讓他們改變證詞,或者乾脆不作證。 除了在具體案件上的操縱,乙還在警局的資源分配上大做文章,為詐騙團伙提供便利。他將一些先進的偵查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