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上漂泊了半個月,宋聽冉才帶著宋琛抵達了東夷。

她身上還有一些錢財,在東夷的一座比較繁華的城市安頓下來,平日裡縫製一些手帕衣物,拿去賣了換錢,等宋琛長大一點,會自己做飯了,她就去別人家做傭,也算是能平安地過著日子。

在東夷的時候,無論家中多困難,宋聽冉也沒有放棄讓宋琛進學堂讀書,不斷地教育著宋琛,日後不能做像孫枝一樣忘恩負義的傢伙,更不能做拋妻棄子的渣男。

宋琛當時聽不太懂,但學會了和宋聽冉一起罵孫枝。

宋琛在上學堂時,曾救過一個落水的同窗,這位同窗名叫容遊畫,正是創辦了容沐閣之人的兒子。

在宋琛十歲的時候,宋聽冉因為操勞過度病倒在榻上,見家中積蓄花得如流水一般,她拒絕了就醫。

見宋琛不同意,宋聽冉在一次趁他不注意,在家中服藥自盡。

只留下一封書信給宋琛。

“如果你長大後有機會回到中原,請一定要把孃的骨灰帶回奈縣,那是我們的家鄉……”

宋琛上完學堂,獨自帶著宋聽冉的骨灰踏上了回到中原的船。

路費是容遊畫的父親出的,走時容遊畫還依依不捨地拉著宋琛,讓他有時間一定要給自己寫信。

宋琛應下後,再次回到了中原。

奈縣已經恢復了以往的繁榮,這裡靠近大海,是東夷出入中原唯一的港口。

宋琛找到了曾經的宋家,這裡已經被其他人買下。

他抱著宋聽冉的骨灰,在奈縣走了一天,卻找不到任何一個能容得下她骨灰的地方。

宋琛最後將宋聽冉葬在奈縣城郊的一座山丘上,順帶給外公外婆立了衣冠冢。

城郊有一座已經被廢棄的菩薩廟,宋琛走進去,看見廟前立著的破敗塑像。

他不知道這是誰的廟,或許也已經沒有人在意了。

宋琛並不想待在奈縣,他想去京城,他想知道,是什麼樣的地方,能讓孫枝拋下結髮妻子,讓宋聽冉恨了一輩子。

只是他當時還不明白,這與京城並沒有關係。

他一個人從奈縣一路來京城,從謩朝的最東邊,來到了最中間。

宋琛身上沒了多餘的銀子,走到京城的時候,他只能去城外破敗的城隍廟過夜。

城隍廟裡架著一口缺了一角的鐵鍋,裡面的水沸騰著,有剩菜剩飯在裡面翻滾。

邊上坐著一個衣不蔽體的小孩,看上去和宋琛此時差不多大。

宋琛輕輕拍了拍城隍廟沒有木板的門:“我能在這裡借住一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