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少年遊但行千里(二)(第3/4頁)
章節報錯
兩口杯中的茶水,以茶代酒了。正是開宴之後,荀踽也沒有和三位少年高談闊論起什麼書上的聖賢道路,只是隨口說起一路上的見聞趣事,又問了些道德谷上的風景名勝,其他的點到為止。坐在老者身邊的年輕人一直保持沉默,似乎知道三位少年來自道德谷後心裡的怨氣已經少了許多,而那個瞧著身子不太好的年輕女子則時不時會柔聲說上幾句話。
宴席落幕之後,三個少年看著頗為盡興滿面漲紅的老者,率先告辭離去,那個叫做荀念竹的年輕女子拉著名為荀修仁的年輕人起身恭敬行禮,三位少年禮數周到地回禮。夜深之後,客棧裡少了許多紛雜聲響,幾間上房都在極好的位置,獨自住在屋中的君策走到窗邊舉目望去,居高臨下地看見了沽端城的燈火輝煌。
君策微微彎腰低身,雙手手肘支撐在窗臺上,他就這樣一言不發地看著好似一動不動卻又有生息往來不絕的城池,覺得這樣的景色是那樣陌生,卻又早在心間腦海的想象中出現了許多次。少年有些深深的憂愁,想念不知獨自留在方寸島上的孃親是不是太過憂心自己而沒有好好照顧自己,回憶起許多年也是這樣一個夜深人靜的時候,二叔坐在自己身邊說起天坤榜的故事,那時年幼的自己是那樣心生嚮往,卻從未動過習武的念頭,因為這是孃親萬萬不允許的。
不知獨自站了多久,慢慢地有了些睏意,君策躺在被褥柔軟舒適的床上,卻覺得還不如長生觀的簡單床鋪來得舒服踏實,因為更像自己早就習以為常的那個家的感覺。君策閉上眼睛,這一夜他又夢見方寸島和孃親了,還有那個腰間帶著一把銀色刀鞘的徐從稚,以及並肩站在田壟上看著自己笑的顧枝和扶音,少年不知不覺淚水浸潤被褥。
第二日清晨,三個少年幾乎就是整座客棧中最早醒來的人,除了那些早早忙碌的店小二夥計。三位少年走出客棧行走在緩緩醒來的沽端城中,也已經有四五年未曾來過此地的張謙弱同樣並不熟悉,三人走走停停,看著忙碌的商販支起店鋪,看著席地而坐的菜農準備開始叫賣,看著揭開店鋪大門的包子鋪裡有濃煙翻滾而出,香氣四溢。
直到天邊魚肚白被天光薰染,三個少年才走回了客棧,此時荀踽也早醒了,便笑著邀請三人一起吃過早飯,荀念竹也坐在一邊,笑意溫柔。幾人吃過早飯,荀踽告罪一聲,說是還要在城中待上幾日,把生意都安排妥當了,張謙弱搖著頭說無妨,他們三人也要在城裡多走走看看。荀踽便說由經常跟著自己出門走南闖北的荀念竹負責領著三人,張謙弱自然連忙說不用,卻最終還是沒能推脫。
四人行走在城中惹來不少側目,一個身披道袍揹負桃木劍的小道士,一個光著腦袋的小沙彌,一個同樣負劍卻不知是道童還是讀書人的少年,還有一個身邊不帶侍女扈從的富貴門庭大小姐。
跟著荀念竹行走在沽端城中一些個風景名勝之地,途中還路過了一座香火鼎盛的道觀和鐘聲不絕的寺廟,張謙弱和真頁都只是站在門外恭敬行禮,卻沒有踏入其中。
這些山下百姓心存敬仰建造的道觀寺廟,雖然也有些道士僧人坐鎮其中,不過大多不是道德谷山上人,雖然也沒有什麼正統傳承的說法,不過張謙弱和真頁依舊沒有胡亂燒香祭祀。
不過張謙弱和真頁倒是建議君策和荀念竹可以進去上香拜一拜,誠心二字,不過求個心安而已。君策畢竟在長生觀住了些時日,一些禮敬的步驟過程也算是有所修習,荀念竹便跟著君策一起點香祈禱,有條不紊。只是荀念竹跪地閉眼的時間竟是與求取孃親和二叔姨娘平安的君策幾乎一般無二,這讓君策有些疑惑,不知這位知書達理的家族大小姐是否也有什麼憂心煩擾的事情。
四人在城中逛了一整日,黃昏時走到了城牆上遠眺四方,張謙弱和真頁並肩站著,指著遠處山路規劃前行路線。年輕女子荀念竹獨自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