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古思說完後,阿米爾緊接著又道:“陛下,大慶乃堂堂大國,幅員遼闊、物產豐饒,向來以仁義道德著稱於世。

我等聽聞,大慶子民皆以善良寬厚為本,陛下更是心懷天下、仁慈愛民。

若陛下能伸出援手,同意互市,這不僅能拯救無數草原百姓的性命,更能彰顯大慶的大國風範與陛下的仁德之名,此乃千秋功德之事。

若因一時意氣,拒絕我等的誠懇請求,任由兩國百姓陷入戰亂紛爭,生靈塗炭,恐非陛下所願,亦與大慶向來秉持的仁義之道相悖啊。”

阿古思也趕緊補充:“是啊,陛下。草原與大慶本就山水相連,唇齒相依。

草原的特產豐富,如珍貴的皮毛、藥材等,皆可成為兩國貿易的基石。而大慶的糧食、布匹、鐵器等,正是草原所急需。

若能恢復往昔的友好往來,重新開啟互市,不僅能讓草原重歸生機,大慶也能借此拓展商貿,獲取更多的資源,實乃雙贏之局。

陛下睿智英明,定能洞察其中利害,以大局為重,放下成見,給予我等一線生機,讓兩國百姓共享太平盛世之福。”

阿古思與阿米爾的話語落下後,整個大殿內陷入了一片短暫的沉寂,

就在這時,找到機會的蒙古使者副手圖爾罕站了出來,語出驚人道:

“陛下,想當年蒙元之時,我們本就是一家。如今雖分屬兩國,但血脈相連。您若能展現出大慶的大度與仁慈,接納我們的求和,這可是千秋功德之事。

日後史書之上,必定會大書特書陛下的仁慈之舉。”

圖爾罕的話語彷彿一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了層層波瀾,朝堂上頓時一片譁然。

賈玌饒有興趣的望著圖爾罕那年輕而又人畜無害的面孔,內心直呼:必有妖人在背後指點啊!

“大膽蠻夷,竟敢提及前朝舊事!” 一位老臣怒喝道。

“哼,此一時彼一時,休要巧言令色!” 又有大臣駁斥道。

慶武帝臉色一沉,目光銳利地掃過了圖爾罕一眼,當年慶太祖立國之初也確實承認了蒙元的正統,但也不是你能拿出來說事的!

圖爾罕並未被大臣們的怒喝所震懾,反而露出笑容,依舊保持著鎮定自若的神態,繼續說道:“陛下,所謂‘和為貴,戰為殤’。我們蒙古願意成為大慶最堅實的盟友,共享盛世繁華。”

韃靼使者阿古思也趕緊附和:“我韃靼亦是如此啊!”

文臣們聽聞此言,當即一陣交頭接耳。於他們而言,但凡能借外交之手段解決之事,斷不會主張動用武力。

畢竟,最終的功績可是會記在文臣身上!

文華殿大學士率先站出來,神色嚴肅地說道:“陛下,若想和談以及互市,他們兩國退兵乃是首要前提。草原各部反覆無常,若大軍仍壓在邊境,我大慶百姓始終人心惶惶,何來和談誠意?”

“沒錯!” 多位大臣齊聲響應, “必須先退兵,否則一切免談。”

慶武帝微微頷首,目光冷峻地看向兩國使者,沉聲道:“你們也聽到了,我大慶上下一心,若想和談與互市,退兵是第一步。

朕給你們兩國十日時間,將所有兵馬盡數撤回你們本國境內。若能做到,再來與朕商議後續事宜。”

阿米爾微微皺眉,看了圖爾罕讓其退至身後,旋即換上一副極為誠懇的表情,深深躬身說道:

“陛下,實不相瞞,我們兩國此前便早有退兵的打算。此刻北方牧場不足,牛羊難以飽腹,我們實在是迫於無奈才揮兵南下。為表誠意,我等特備一份重禮。”

阿古思趕忙接上話:“是啊,陛下。我們兩國對此次給陛下帶來的麻煩深感愧疚。在來大慶之前,兩國可汗便日夜商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