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從太陽系的能量源中汲取能量進行補充。

谷內心想著“每一個能量節點的設定都必須精準,就如同在宇宙的琴絃上彈奏出最和諧的樂章。”

他的目光堅定起來,開始著手規劃能量防禦的佈局。

在宇宙中,很多攻擊都是基於能量的傳輸與釋放。

因此,我們可以構建一套能量干擾與反制系統。

這套系統能夠監測到外來的能量攻擊訊號,並在瞬間發出干擾波,

打亂攻擊者的能量傳輸路徑或者改變其能量頻率,使其攻擊失效。

同時,對於一些具有惡意的能量源,系統可以發射反制能量束,直接對攻擊者的能量源進行反擊。

例如,如果有外星文明使用高能鐳射武器攻擊地球,

能量干擾系統可以發出與之頻率相近但相位相反的鐳射束,使兩者相互抵消。

而反制系統則可以追蹤到鐳射武器的發射源,發射出超強的能量脈衝進行反擊。

魁的身影在太陽系的星空中若隱若現,他對地球的空間結構進行著細緻的勘察。

“這個太陽系的空間結構獨特而複雜,既可以成為防禦的優勢,也可能隱藏著漏洞。”

利用宇宙空間結構的可塑性,我們可以在地球周圍構建空間摺疊與扭曲區域。

透過特殊的空間技術,使地球周圍的空間形成一種複雜的摺疊結構,就像一個巨大的迷宮。

,!

對於來襲的敵人,他們在進入這個空間區域時會迷失方向,無法準確找到地球的位置。

當物質和能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可以使空間發生彎曲和摺疊。

我們可以在地球附近設定一些特殊的空間扭曲裝置,這些裝置透過釋放強大的引力場或者能量場,

使周圍的空間發生扭曲,從而達到防禦的目的。

在地球的外層空間建立空間斷層和隔離帶也是一種有效的防禦方式。

“這些行星就像是天然的堡壘,我們要合理利用它們的軌道和引力,

將它們變成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空間斷層可以理解為一種空間的斷裂區域,在這個區域內,物質和能量的傳輸受到極大的限制。

透過在地球的軌道上設定一系列的空間斷層裝置,當有外來物體試圖穿越時,會被斷層所阻隔。

而隔離帶則是一種更廣泛意義上的空間防禦區域,在這個區域內,

我們可以設定各種監測裝置、防禦武器等。

例如,在月球和地球之間建立一個空間隔離帶,

在這個隔離帶內佈置大量的衛星監測站和鐳射防禦炮臺,

一旦有異常物體靠近,就可以及時發現並進行防禦。

他想象著未來當威脅來臨,太陽系的各個行星如同忠誠的衛士,協同抵禦外敵,

保護地球和源力石殘塊的安全。

:()我眼中的宇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