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神遊天外(第1/2頁)
章節報錯
1991年3月27日,‘地圖頭’在全蘇進行了是否繼續保留聯盟的全民公投,764的公民贊同保留聯盟。普通民眾為國家盡了自己唯一能做的事。
但,沒什麼用。
該解散的要解散,該分家的還是要分家。地球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馬上就要分崩離析。
會面的當天,‘聖光’和蘇聯航空工業部簽署了購買四架圖-154客機的意向性協議,具體執行合同會在半個月內簽署。
雙方都很急,對客機大修線的採購問題也充分交換意見。周總裁對副部長國內的形式表示關注,崔可夫閣下感謝了周總的關心。
會談結束後,崔可夫副部長邀請‘聖光’組織航空顧問團訪問蘇聯,並表示將以開放的姿態迎接朋友的到來。
周總裁對此表示感謝,許諾將加大與朋友之間的貿易聯絡,並相信偉大的聯盟一定能克服當前的困難,重新成為一面光耀全球的紅色旗幟。
從大會堂離開,周青峰興奮的在‘賓士’車內左扭右扭,恨不能唱卡拉ok。林婉和黃鸝坐在他兩邊,感覺自家總裁今天像個猴似的,一刻都不安生。
蕭金浪坐在副駕駛座,接了個電話就回頭說道:“馬主任打來的,他代上頭問句話,‘聖光’既然有外匯,能不能交給外匯管理局。他們按目前匯率給你兌換成軟妹幣。”
周青峰聽到這個都想罵,軟妹幣匯率正進入下跌通道,馬上就要從四點幾跌到八點幾,差不多貶值一倍。
現在兌換不是傻了麼?
“‘聖光’若是能兌換五千萬美元外匯,馬主任可以幫忙協調今後一年的鐵路運力,保證給我們每月至少兩千車皮貨運量,保障‘聖光’的貨物流動不受障礙。”
說到這,蕭金浪又加了句,“去年全國鐵路貨運量就十五億噸,一個車皮標準是六十噸。能給我們一家企業每月兩千車皮算不錯了。”
九十年代的車皮可真是難搞啊,批條子的官員籤個字是能換錢的。
等‘聖光’用輕工業產品換飛機的訊息傳開,恐怕全國的公私企業都會打電話乃至上門來推銷。
當前國內有個問題是‘三角債’導致的資金流動性不足。企業產能實際上是有的,抓一抓管理也能把質量提上去,但產品賣出去不一定能收到貨款。
這就很坑了。
‘聖光’的訂單就是解決流動性匱乏的良藥,就跟‘復關入世’一樣,在封閉性的堰塞湖上開啟一個缺口,讓生產要素流動。
只要大家有收益,產生不斷積累的商業正迴圈,事情就好辦了。
可正迴圈一旦產生,運力保障又會成為下一個節點。否則商品運不出來便落得牟其中的下場,區區五百個車皮居然折騰了五年才搞定。
周青峰卻抿嘴搖頭,“別開玩笑了,宰肥羊也不能這樣宰啊。我頂多用外匯支付車皮運費,給多少車皮就賺多少美元。
否則錢出去了,那幫傢伙不理我怎麼辦?‘組裝機床’的教訓還不夠深刻麼?馬主任那張嘴太厲害,我信不過他。”
人總是要受點教訓才會進步。
周青峰一廂情願想找國企搞‘組裝機床’的合作,希望把國內的機床製造業搞紮實。他滿以為會收穫諸多感激和熱烈追捧。
那曉得好心反而惹出一堆破事,逼著他動用些非常規的手段才推動此事。
最終總結經驗教訓人都有惰性,社會也如此。好處不能一次性給太多,得吊著胃口才行。
比如天陽的建築公司給‘聖光’蓋房子,就被外匯一直吊著胃口,幹活可積極了。
以此類推,其他事也不能答應的太痛快。
去年全國外匯收入才一百多億美元。
蕭金浪敢打賭,上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