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日夜。他常常夜不能寐,在黑暗中望著天花板發呆,眼神空洞,思緒混亂。他的內心在不斷地鬥爭著,一方面是國家的大義,那是一種崇高的理想和責任;一方面是自己的皇位,那是他現實的利益和保障。他不知道該如何抉擇,他感覺自己就像是被困在一個巨大的迷宮裡,找不到出口,四處都是牆壁,讓他感到窒息和絕望。

他試圖從歷史中尋找答案。他讓史官給他講述歷史上類似的情況。史官給他講了很多故事,有的皇帝為了國家利益放棄了自己的權力,成為了千古傳頌的聖君;有的皇帝為了保住權力而做出了錯誤的決策,導致國家滅亡,遺臭萬年。但這些故事並沒有讓他更加清晰地做出決定,反而讓他更加迷茫。他覺得自己的情況是獨一無二的,歷史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情況可以借鑑,他彷彿是一個孤獨的探索者,在黑暗中尋找著屬於自己的道路。

他也想過和岳飛面談,瞭解他的真實想法。但他又害怕一旦和岳飛面對面,自己會被岳飛的熱情和決心所打動,從而做出不利於自己皇位的決定。他在這種矛盾的心理中,對岳飛的上書遲遲沒有做出回應,如同一個猶豫不決的棋手,遲遲無法落下關鍵的一子。

而岳飛在營帳裡等待著朝廷的回覆。他充滿信心地認為朝廷會支援他的計劃,那是他對國家和皇帝的信任。他繼續訓練士兵,準備著北上所需的一切物資,每一項工作都做得井井有條,一絲不苟。他計程車兵們也都充滿了期待,他們渴望著跟隨岳飛繼續征戰,為國家建立更大的功勳,名垂青史。他們不知道,在遙遠的皇宮裡,他們的皇帝正在為他們的計劃而糾結不已,而這個糾結可能會改變他們所有人的命運,讓他們的希望化為泡影。

在南宋的民間,百姓們也在議論著岳飛的上書。他們希望朝廷能夠同意岳飛的計劃,他們渴望著國家能夠真正強大起來,不再受外敵的欺凌和壓迫。他們在茶館裡、集市上,熱烈地討論著這件事情,情緒激動,言辭激烈。一些文人還寫詩作詞來表達對岳飛的支援和對迎回徽欽二帝的期待,那些詩詞充滿了激情和希望,傳遍了大街小巷。整個南宋都在關注著這件事情,而趙構卻依然在自己的糾結中無法自拔,如同陷入了一個無法掙脫的泥潭。

他有時候會想,如果自己能夠更加信任岳飛就好了。如果岳飛真的迎回徽欽二帝,也許岳飛會依然忠誠於自己,畢竟岳飛一直以來都是以忠誠著稱的,是大宋的忠臣良將。但他又不敢冒險,他害怕一旦失去皇位,就再也沒有機會挽回了,那將是他生命的終結。這種矛盾的心理讓他變得越來越憔悴,他的身體也因為長期的精神壓力而逐漸衰弱,彷彿一朵即將凋零的花朵。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他在朝堂上也變得更加沉默寡言。大臣們的討論他常常只是靜靜地聽著,不發表太多的意見,彷彿一個局外人。他的心思完全被岳飛的上書所佔據,他不知道該如何打破這個僵局,不知道該如何在國家大義和自己的皇位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那是一個無法解決的難題。他感覺自己就像是在走鋼絲,一步走錯,就可能萬劫不復,墜入深淵。

他還會在夢中夢到自己的未來。有時候他夢到自己同意了岳飛的計劃,岳飛成功迎回徽欽二帝,自己依然穩坐皇位,南宋變得繁榮昌盛,那是一個美好的夢境,讓他感到欣慰和滿足。有時候他又夢到自己被趕下皇位,在黑暗的角落裡孤獨地度過餘生,那是一個可怕的噩夢,讓他從夢中驚醒,冷汗淋漓。這些夢境讓他更加糾結,他不知道哪一個才是自己的命運,不知道該如何去把握自己的未來,彷彿被命運的繩索緊緊束縛,無法掙脫。

在這種糾結和矛盾中,南宋的局勢也變得微妙起來。岳家軍計程車氣雖然依然高昂,但他們也在等待朝廷的決定而有些許不安,那是一種對未來的不確定和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