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重兩用的通用機槍在當時可謂是一個嶄新的概念。

拋棄了老式水冷重機槍重量巨大的冷卻筒,雖然持續射擊效能要差些,但便攜性和機動性上的巨大優勢是笨重的水冷重機槍無法相比的。

水冷重機槍一整套的槍身、槍管、槍架、配件、備件、彈藥,重量相當大,需要配備一個班來伺候,行軍機動得靠騾馬才行。

當時機械化尚未興起,哪怕是裝備最好的列強大國,也只能做到重機槍裝備到營,無法下到步兵連,因為士兵扛不動。重機槍平時的訓練、管理都在營一級,戰鬥時再把營屬重機槍連拆分配屬給步兵連。

更別提當時連騾馬化都實現不了的華夏國軍隊了,裝備好的華夏中央軍在營一級有營屬機槍連,裝備差的部隊甚至只有團屬機槍連。

東洋軍在戰場上十分忌憚華夏國軍隊的重機槍火力,他們每次發起進攻前,都會利用炮兵、擲彈筒的巨大優勢,先將華夏國軍隊的重機槍火力點一個個打掉,然後步兵才敢發起衝鋒。

因此戰場上華夏國軍隊的重機槍在射擊完一條250發彈帶後,便要轉移陣地了,不然日軍的炮彈很快就會從頭上砸下來,但由於水冷重機槍過於笨重,轉移不便,往往在日軍的優勢炮火下損失慘重。

通用機槍的橫空出世,將會給基礎步兵部隊的編制、火力配置、戰術戰法、戰鬥編組、訓練和作戰形式都帶來前所未有的影響和改變。

如果這種便攜性和機動性極強的輕重兩用機槍能下到步兵連,那就意味著,我國步兵連可以完全壓制日軍步兵中隊的輕火力!

在當時,德國研製多年的g34通用機槍剛剛問世,該槍採用彈鏈供彈方式,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通用機槍。

g34機槍的射速過高,達到了每分鐘1000發,這對槍管材料強度要求太高,也容易過熱,影響了槍管壽命。

該槍的零部件大量採用貴重金屬,需經過一系列複雜的切削工藝,費時費料,成本過高,重量也大。

宋鴻飛設計的通用機槍把這些缺點都改進了,和半自動步槍的設計一樣,採用簡化的改進設計,去除了所有不必要的結構和部件,不但重量大大減輕了,空槍重量和zb26捷克式輕機槍相當,而且整個製造工藝流程更加簡單,也更節約成本。

經過兵工署嚴密測算下來,一旦大批次生產之後,通用機槍的成本比現裝備的馬克沁水冷重機槍還要低不少。

在當時,全世界都還在摸索著半自動、自動的武器應該怎麼研發?今後的步槍和機槍應該是什麼樣子?

誰也不敢確定,也沒有現成的答案。

面對宋鴻飛設計出的通用機槍,兵工署長俞大維和眾多兵工專家真是歎為觀止,五體投地。

他們實在無法想象,這個出身於顯赫權貴家族、在外人看來純屬紈絝子弟的年輕人,竟然不光是一位軍事奇才,還是一位頂尖的武器設計大師?設計出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步槍和機槍?

他設計的新槍,看起來簡直領先了時代一大步!

兵工專家們心裡禁不住萬分激動:半自動步槍、通用機槍,華夏國不但沒有落後於列強,反而石破天驚的站在了世界最前列,這可是世界最先進的步兵輕武器!

一時間,他們對宋鴻飛視若天人。

但同時,俞大維和一眾兵工專家也被一個天大的難題困擾著,面對國內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工業狀況,他們焦急萬分,猶如百爪撓心。

得知半自動步槍和通用機槍研製成功的華夏軍委會一眾高層皆聞之大喜,在那段時間裡,幾位高層首腦都意氣風發了許多。

在華夏國府高層的組織部署下,早先制定的一系列鋼鐵、採礦、冶金、電力、機械、化學、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