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民就學書》

秦王政十八年,元月十一日,詔告吾國之民。

今戰國將盡,欲成一統大業,非賴賢才不可。然賢才之成,必由學始。童蒙若不習學,焉能明事理、知榮辱、展其才?故孤勸諸百姓,當以學為重,送子弟入於學堂。

孩童者,國之未來。宜送其入堂,習經史,明禮義。學則智啟,知天下之理,曉興亡之道。可不惑於世,不昧於心。

且夫國之昌盛,非徒兵強,亦在民智。若家家尚學,人人求進,則國力自盛。望吾民思之,勿以俗務廢學,勿以艱辛止教。勉力求學,以助國之隆興,亦為家之福祉焉。

學堂,知識之堂,智慧之源也。子弟於此,可習經史,通文墨,養德行。學成之後,或輔國理政,或興農桑、惠工商,皆可為社稷之功。孤望吾民,皆重教育,子弟勤勉,如此則國盛民安,孤心亦安焉。

公子華看著贏政臨走前書寫的《勸學詔》,心有所感便在說桌上寫了起來。

《秦之少年賦》

秦興之責,非在他邦,盡在吾少年之郎。

少年智兮邦智昌,少年富兮邦富藏。

少年強兮邦威壯,少年立兮邦自昂。

少年逸兮邦無韁,少年進兮邦亦翔。

勝南蠻兮邦逾強,雄五國兮邦顯彰。

旭陽初耀,大道煌煌。渭水湯湯,奔湧滄浪。

潛龍奮淵,鱗角昂昂。幼虎咆哮,萬獸慌慌。

蒼鷹展翼,塵氣揚揚。奇蕊初放,瑞彩煌煌。

寶劍新芒,氣宇軒昂。天覆玄蒼,地載黃壤。

縱越千古,橫亙八荒。前路浩渺,來日悠長。

美哉,吾少年秦國,與天同長!

壯哉,吾秦國少年,與邦無疆!

秦王政十八年,元月十一日,書於章臺宮,並蓋上了自己的私章。將它收好。便處理起了公務,忙到深夜才忙完。

時光荏苒,一眨眼三月就這樣一閃而過。這期間發生了不少大事,因為公子華鞭屍周文王,齊國儒家弟子大罵公子華並寫了不少文章,燕王喜更因得知公子華刨了周文王的墳,被氣的半死,萎靡不振,燕子丹代其監國。燕秦邊境摩擦不斷加深。在徐福的蠱惑之下,太子丹不斷壓榨百姓,弄得燕國民不聊生。魏趙則想坐收漁利,不斷派人慫恿太子丹。

楚國在二月份發生了內亂,項燕出逃 在舊部的幫助之下佔據了江湖郡,(江湖郡就是後世的徐州、蘇州、杭州等地),熊尤聯合屈景昭三氏對項燕舊部發動圍剿。

時維三月,序屬仲春。一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大秦之都咸陽,巍峨壯麗,宮闕樓臺,熠熠生輝。是日也,秦王政頒春耕詔書於天下,以興農事,富民生,固國本也。

詔曰:“農,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春至之時,永珍更新,土膏既動,正宜深耕播種,以望豐年。今孤憫百姓之勤苦,欲助其興農之力。凡我大秦子民,皆可向朝廷申請承包土地,廣袤之野,任汝開墾,使荒蕪之地,化為沃壤。糧種者,農之根本,若有匱乏,可請於朝廷,朝廷必應之,以保春種之需。牛者,力田之要,秦轅犁者,耕作之利器也,若百姓無力購置,亦可向朝廷請求無息貸款,以解汝之憂。待秋成之時,土地之收入,與朝廷五五而分,共享其利,同慶其豐。孤望百姓勤勉于田畝,深耕細作,使倉廩充實,家給人足,則大秦之基,堅如磐石矣。”

溯往昔,元月五日,亦為大秦之喜事。王妃夏阿房誕下公主,其姿容姣好,宛如晨曦初照,溫潤柔和,遂取名為晨曦。孤與王妃夏阿房,心懷慈愛,心繫家國,為表其德,乃向退役軍人事務部捐獻五百萬錢。此善舉也,如春風化雨,潤澤大秦之將士。

夫大秦之盛,賴將士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