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福,但市一級權力架構裡沒有直接的話語權,頂多只能算是胡林或天益集團在東華的代言人。

“對了,你現在只能等省裡決定下名單之後第一時間得知訊息,跟之前感覺有什麼不同啊?”孫亞琳眼睛亮晶晶的盯著沈淮看。

聽孫亞琳這麼說,沈淮忍不住笑了起來,說道:“好漢不提當年勇,只要曾經牛|逼過……”

孫亞琳橫了沈淮一眼,沒搭理他。

沈淮看向車窗外,想起當初逐譚啟平出東華,隨後又推熊文斌、楊玉權進市常委班子,確實是何等的風光,確實是風頭無兩,不過他心裡清楚,那是他不得已而搏險——不那樣做,梅鋼就得不到迅速壯大的機會。

再一個,梅鋼此前雖然是在風頭浪尖之上,但還能扯宋家的大旗當虎皮。

這一次,失去宋繫上層的支援,梅鋼短短三五個月內,就危機頻頻,也是到了不得不調整一下節奏的時候了。這往後,梅鋼根要扎得更深,獠牙要露,但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屈從當下的規則。

做事要有靠山,但動動就搬靠山,靠山也靠不住啊。

這次沈淮也是下定決心,不會再去試圖影響省裡對東華市的人事調整。

不過,不管省裡最終決定派哪兩個人,到東華來擔任唐閘區委書記與常務副市長,都將對梅鋼未來在東華的發展有直接的影響,所以,要沈淮不去想這件事也難。

吳海峰調離東華,田書記為什麼主張虞成震兼任市人大主任而非陳寶齊,孟建聲調到東華之後,會不會有自己一定的獨立性,還是事事皆以徐沛馬首是瞻,倘若孟建聲只能兼任唐閘區委書記,而常務副市長即頂替高天河出任東華市長的人選,省裡又會怎麼角逐產生?

這些問題都在沈淮的腦子裡盤旋,他同時又必須要想,明年楊玉權、陶繼興都退二線,到時候梅鋼系所應對的局面又該怎麼去調整?

沈淮掏出記錄本來,雖然車窗外只有微光傳進來,但能模糊看到記錄本上的線格子,這樣他就能摸著黑,將腦子裡一閃而過的很多念頭寫下來,等過段時間再慢慢的去琢磨。

第六百九十九章 海岸新景象

(求月票。給自己一定壓力,要是月票能破八百,明天天亮之前,再更兩章)

徐至華副總理批示後,拖延長達八個月的新浦煉化合資專案審批程式就迅速啟動起來,八月下旬國家計委最先透過立項批文,又於十天之後,透過可行性報告審批,新浦煉化至此算是正式拿到許可證。

省國投參與合資,主要就是派代表進駐新浦煉化集團的董事會,參與對專案建設及運營的監管,沒有什麼繁瑣的條件。

海洋石油總公司的條件就要複雜得多,除了派人進駐董事會之外,同時還約定,新浦煉化建成之後由他們負責每年提供三百萬噸原油,也就是要壟斷新浦煉化未來的六成原料供應。

梅鋼手裡雖然握有每年六十萬噸的海外原油進口額度,但只能滿足渚南煉化、新浦煉化兩座廠原油十分之一的需求,而國內主要的原油供應市場,又勢必將給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國家石油公司分割,新浦煉化將主要的原油供應跟海洋石總公司捆綁,說是無奈,也是務實之舉。

不過,從九二年時,國家就允許民營企業進入成品油市場,到今年,華東、華南地區新增加的油庫、加油站,幾乎都是民營企業投資建設。

謝家的海豐集團,在華南成品油市場經營規模就頗大。

而相對來說,石油總公司、石化總公司以及海洋石油總公司三家國家石油集團,這些年來則主要將精力跟資本集中在原油開採及煉化上,在成品油市場上的表現則是相當的保守,可以說拿節節敗退來形容。

民營企業近年來在成品油市場高歌猛進,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