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對現代物流體系的研究,自然就要滯後一些,”沈淮說道,“不過,對長期經營實業經驗的人來說,向他們兜售這些概念倒是不難……”
紀成熙笑道:“像鬱總這樣的,整天都絞盡腦汁想怎麼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要是他這樣的實業家都不能理解這些理念,難道指望所謂的一些專家學者能整明白?我眼下遇到的一個難題,就是清河市城規部門的官員水平都比較有限,對新事物接受不足,怕是達不到要求。要不,你這次抽點時間,給我們城規部門的官員上兩天課?”
“這個你還是饒了我吧,”沈淮求饒道,“譚老師不願意出來講課,國內還是有幾個學者在這方面有很深研究的。實在不行,你就把他們中一兩個請到清河來供著,總要比我這個半吊子出家的強。”
“那你給我推薦一兩個人……”紀成熙也知道要沈淮將部分精力放到冀河港的發展上也不現實,但在這方面也更信任沈淮的目光,讓他幫忙推薦人選。
沈淮報了淮海省經濟學院兩名學者的聯絡方式,讓紀成熙自己去聯絡,不過大家也知道理論、概念性的東西都還是虛的,實實在在的能將燕鋼的新廠專案誘騙到冀河去,很多事情都能水到渠成。
沈淮雖然說整件事他都是把自己賣掉幫著數錢,但紀家真能幫著向葉選峰施壓,迫使葉選峰將輸煤碼頭的續建交給梅鋼接手,實際上梅鋼整合長青集團在內地的港口、航運投資業務也會變得順理成章,之前擔憂的變數也就不復存在,這是梅鋼獲益最大的地方。
不過,沈淮也不會將這些跟紀成熙說透,總得要紀成熙及紀家記得虧欠他一個人情。
第七百三十七章 歸程(一)
沈淮到清河就出席了一下兩港經貿交流活動現場,與紀成熙挑出來負責籌劃冀河新區的清河官員見過面,中午吃過飯就坐車回石門。
成怡借週末兩天假期到石門陪她爸媽聚一聚,夜裡沈淮陪她坐火車返回徐城。
清河與石門之間的路況不是很好,但鬱文非十分熱情,派司機開他的賓士送沈淮到石門,近五個小時的車程,倒也談不上辛苦。
沈淮趕到成家,與成怡收拾好東西,正打算跟劉雪梅告別,趕巧成文光從省政府回來。
成文光抬腳走門,看著沈淮與女兒提著包就要出門的樣子,問道:“這就要趕著坐火車回徐城了,不吃過飯走?”
“七點鐘的火車,估計會晚點,但也只能在火車站等著,”沈淮跟成文光說道,“我跟成怡到火車站或者上火車,隨便吃點東西……”
成怡舉起手裡的塑膠袋,說道:“媽說到石門什麼都沒有準備,還硬是往我兜裡塞了那麼多吃的,怕我在徐城會餓著似的——我打算讓沈淮在火車上,幫我消滅掉一些。”
這時候陳勇軍從後面走進來,與他一起進院子的,恰好就是昨天沈淮在省政府資料室遇到的那兩個人。
陳勇軍不知道昨天發生的事情,主動替他們介紹:“沈淮你在這裡,正好給你介紹兩個人:陳健林,以後會負責辦公廳秘書一處的工作,王劍也是秘書一處的筆桿子,都是冀省的才子啊。聽施省長說,你們昨天已經見過面了?”
沈淮走下臺階,與陳健林、王劍握手,笑著跟陳勇軍說昨天的事情:“我昨天在省政府資料室裡看資料,健林他們剛好也在資料室,就這麼認識了——昨天我還不知道健林他們以後會在成叔叔身邊工作。”
省政府辦公室廳秘書一處,通常都是圍繞省長工作的秘書班子,成文光會從燕京調一些信任的人手過來,但也不能身邊所有的工作人員都這麼搞。
特別是他剛到冀省,他與陳勇軍對地方情況都遠談不上熟悉,秘書班子的組成,由分管辦公廳的常務副省長施克儉推薦一些熟悉地方情況的,那是正常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