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這段關係裡是他太消極了。
沈淮打電話給王衛成,縣裡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他就沒有去縣裡,倒是杜建打電話過來談房子的事情。
旅遊學校前的這棟院子是孫遜、周鈺出國前留下來交給王衛成代為照管的。
孫遜、周鈺夫婦倆這次決定留下來,雖然跟王衛成一再表示房子還繼續租給縣裡,但沈淮不會鳩佔鵲巢,堅持將房子還給孫遜、周鈺夫婦,讓縣裡替他再另安排住處。
老的縣委大院,有幾棟小洋樓,除了現任的縣委領導外,都是退休的老領導在住,其他就是幾棟筒子樓,給一些新進的工作人員當宿舍,更多的公職人員則是到臨港新城那邊分房子。
沈淮也不會讓退休的老領導給他騰房子,去惹什麼閒話,又不想住到人多眼雜的地方不得清靜。
縣裡在城南的一處集資房小區裡有幾套房源,之前給到霞浦掛職的縣領導住過,裝修也是新的,搬進去就可以住;杜建就等著沈淮空下來去看一眼,就把房子的事確定下來。
沈淮也不清楚他還會在霞浦工作多久,也不清楚在這個過程當中,他與成怡訂婚後會不會結婚——要是結婚的話,不想房子換來換去,那這套房子就將是他跟成怡的婚房,房子的事情,他自然是拉著成怡過去,讓成怡做決定。
第七百七十四章 火藥味
城南的集資房小區,最早還是由城關鎮黨委機構牽頭,在城南開發區北面,沿師範河南岸劃出來的一塊地,聯合縣級機關、銀行、國企等單位的職工集資建造。
在沈淮到任之前,霞浦縣還沒有確定新浦港發展的戰略,陶繼興與葛永興也曾主要推動城關鎮往南發展城市區域,市政建設投入的力度頗大。
城南小區跟臨港新城開發的幾處中高檔的公寓樓不好比,卻也是城關鎮這邊規模最大,配套最齊全、規格最好的公寓樓小區。
在沈淮到任霞浦之後,老城區這邊的建設才全面凍結,臨港新城大片的高層建築群迅速啟動,城南小區才失去之前的光芒。
杜建親自出馬替沈淮挑的房子,位於城南小區的西北角,西邊有座環湖的小遊園,樹木蔥鬱。
沈淮與成怡坐車隨杜建趕到城南小區,臨湖這邊有些工人在施工。
看路邊豎的告示牌,工人們在做一個小型的社群環境整治工程,會在公寓樓的東側,臨湖用防腐木建一座水臺、花壇,還會用草坪磚鋪幾個停車位出來。
而在這棟公寓樓的前方不遠,差不多是在小遊園大門西側的位置,正新建一座治安崗亭。
工程賬目不會從縣財政裡走,不會留下任何的痕跡,甚至確實對城南小區的社群環境有提高改善作用,但沈淮知道這是杜建為他一個人量身定做的。
五層的公寓樓,房子就在底樓,進樓梯口看門洞普普通通,跟普通人家沒有什麼區別,開門進去,鋪有地板,牆刷得雪白,衛生間、廚房都整潔光亮,傢俱不多,書櫥、衣櫥、沙發、餐桌、洗衣機、電視機等傢俱、電器也都齊全,談不上奢華,但也見心思;前面帶有一座小院子,也是經過jing心的整治,頂有遮陽大傘、水泥板柵欄的院牆內側,又用鋁合金及木板封過,無懼樓上人家及小區能窺視院子裡的情形……
要說有什麼缺點,就是房子裡的光線會比較暗,進門就要開燈。
沈淮也知道杜建為這房子用了很多的心思,雖然他不是很喜歡別人一絲不苟的伺候他,但他也只是住客,哪天調離霞浦,房子什麼的都還要還給縣裡,名義上他甚至為要住這邊支付一些租金。
大的環境如此,真要堅持艱苦樸素的jing神,那也是沒必要的矯情。
“你看怎麼樣?”沈淮問成怡。
“我能看怎麼樣?”成怡故作糊塗的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