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金字塔的上層,要是收入反而落到底層,怎麼可能沒有怨氣?

縣教育局這邊要是不緊跟著爭取漲工資,普通教師的收入,將會給拉得更大,基層的抱怨跟實際人才的流失加劇,都迫使縣教育咬著牙,也才再提加工資的事情。

不過,縣教育局也沒有敢提太高的要求。

八千教職編制人均每年增加兩千四的收入,縣財政就要多支付近兩千萬去——去年縣財政歷史性的突破三個億,今年的情況未必樂觀,張文泉覺得縣裡能同意多拔兩千萬給教師漲工資,已經是極限了。

工資這事,能漲不能跌。

萬一財政收入往後出現大的波口,縣裡都要咬牙撐住,所以這種會造成預算支出大增的方案,前提就是要保守再保守,以免以後繃不住——張文泉心裡也做好給縣裡砍一截的準備。

不過沈淮現在跟陶繼興開玩笑說是要批評縣教育局的工作,但張文泉聽出來,沈淮明裡說的是教師漲工資的幅度還有放寬的餘地。

張文泉、張斌及在座的其他縣教育局官員及縣中的兩名副校長,心裡都是一喜,但又不確實沈淮放寬的空間能有多大,都眼巴巴的看過來,眼神在沈淮跟陶繼興臉上觀望,希望他們能給個準數。

陶繼興也是高興,他是在很多場合說要加強教育投入,現在教師能大幅增漲工資,在外人看來就是他為全縣教師及教育工作做出的貢獻,全縣教師都會念著他陶繼興的好——他也知道沈淮這麼說,是故意將這個功績讓給他,不然他話說得再多,沈淮卡住不放錢,那也就是空話。

人活一世,無非就是名跟利,陶繼興也逃不出這個圈子,他不貪利,但也貪個好官聲。

不過他也不清楚沈淮的尺度能放多大,眼神帶詢問的看過來。

沈淮在本子上寫了一個數字給陶繼興看,功勞讓給陶繼興,這個數字自然是要讓陶繼興來宣佈。

陶繼興看到沈淮寫出來的數字,有些驚訝,有些疑慮,他沒想到沈淮能放這麼寬,不確定縣財政能不能支撐住——不僅今年要撐住,往後也要撐住,與沈淮交流的眼神,詢問意味更濃。

沈淮微微頷首,給陶繼興一個確定的答覆。

除了王衛成坐在沈淮的旁邊外,張文泉、杜建、張斌都看不到沈淮寫給陶繼興看的數字到底是多少,都翹首企盼,恨不得湊上前來看……

陶繼興按著會議桌邊緣,說道:“就縣教育局做出的教改方案,我跟沈縣長的意見,是還可以再放大一些,其他教育經費增額不算,就教職工工資及社會保障這一塊,縣裡可以每年再多撥付八千萬……”

聽陶繼興說出這個數字,張文泉都激動得要站起來,幾乎不確定是不是聽真切了,笑著問王衛成:“王主任,陶書記說是可以要給我們教育局每年多撥八千萬發工資?”

王衛成微微一笑,說道:“叫陶書記說得我都後悔調縣裡去了……”他坐在沈淮的身邊,自然看得清沈淮在記錄本上寫下的數字。

每年僅教職工資及社會保障這一塊多拔八千萬,就意味著教師工資能從當前的基礎直接翻三番,平均月收入增長到一千二。

第七百零四章 謠言破碎

(繼續吆喝月票!)

看著周倩看影印好的材料進來,沈淮眼神在她臉上掃了一下,又放到會議桌旁坐著的人的臉上,說道:

“陶書記給出這個數字,縣教育局要是今天晚上能來得及變更方案,明天上午就送到縣常務會議上來討論,來不及的話就再過兩天。另外,有兩點要注意:在職教師跟退休教職工,都要同等的考慮,教育局不要搞出一個讓退休教師圍觀縣政府的方案出來。第二點就是,全縣教師加工資的事,不是從這個月開始算,而是從今年開始算,就是說,要把之前的八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