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你元旦那天有安排嗎?”魚幼薇抬頭看向段書瑞。

“我想想……那天所有進士都要進宮覷見聖上,不知道多久能回來。”段書瑞作思索狀。

“這樣啊。”魚幼薇有些遺憾地低下頭。

送魚幼薇回家後,段書瑞返回自己家中。吏部銓試後,崔景信二人不用參加其他的考試,而他還要參加書判拔萃科的考試,所以得好好準備才行。

書判書判,其實就是書寫判詞,他只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三篇200字左右的判詞即可。他現在寫判詞的速度是提上來了,是時候考慮一下該怎樣打磨內容了。這兩個月,他把市面上能買到的判詞集都翻了個遍,總算是摸索出一點規律。只要能在考場上活學活用,他相信自己能順利透過考試。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剛從外面回來,他老感覺精神渙散,一連喝了兩杯濃茶都無濟於事。無奈之下,他只能放下手中的毛筆,打算起來運動一會兒。這時,他看到一沓紙被壓在鎮石下面。他定睛一看,發現正是魚幼薇留給她的手稿。

他想起二人之前的對話。

“先生,我好擔心自己的故事寫不好。要是沒有讀者,那該怎麼辦啊?”

“沒關係,我願意當你的第一個讀者。”

“先生,我照你說的話做啦,準備了三份稿子。這一份是專門給你的!”

“謝謝你,我過幾天緩過來後一定好好看看。”

雪後初晴,冬日慵懶的陽光穿過稀疏的樹影,映照著厚厚的冰雪,顯得熠熠生輝,光影斑駁。她仰著頭,衝他粲然一笑,笑容竟然比那雪後的陽光還要明媚三分。

收回紛亂的思緒,他伸手拿起那一沓文稿。自備考以來,他感覺自己看書都帶上了功利性,很少從閱讀中感受到最本真的樂趣。有時候,看著書上的大段文字,他心裡會略感煩躁。但看到魚幼薇的蠅頭小楷則完全不會有這種感覺。

雪白的紙張上,字跡工整美觀不說,構思之新穎,文筆之細膩,當真讓人耳目一新。段書瑞端起茶杯,淺酌一口,面上浮現出一絲悠閒之色。難道這就是女作者和男作者的區別嗎?來到這邊後,自己看的書無一不是出自男作者之手,竟然忘了文字是可以如此溫暖細膩,充滿感性色彩的。

這一沓文稿就像一扇天窗,讓他得以窺見她內心的一角,那裡建造著一片伊甸園,沒有荒蕪雜草,沒有外界紛擾,有的只是風和日麗,鳥語花香。

在魚幼薇的筆下,所有故事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縱然人物中途會經歷各種困難,但最後都能迎來一個好的結局。段書瑞一張接一張的看下去,從暮色四合看到夜色沉沉,他才依依不捨地放下文稿。

說來奇怪,看完文章後本應犯困,他卻越看越精神。彷彿被她故事裡積極樂觀的情緒所感染,他做了一套“眼保健操”後,又重新拿起毛筆,回到屬於自己的戰場。這一學就是一個時辰,當完成當日任務後,他才放下紙筆,熄燈上床。

一週後,書判拔萃科考試如期舉行。段書瑞帶著考籃來到吏部南院,本以為不會碰到什麼熟人,結果偏偏天不遂人願。

“這不是段兄嗎?真巧啊,居然能在這裡遇到你!”王明挎著考籃從不遠處走來,高興地向他招招手。

“王兄,你也來了。”段書瑞客氣地向他拱手行禮。

“是啊,我擔心前途無望,這不是打算多為自己爭取一下嗎。”王明無奈地聳了聳肩,“興許這次的判詞能夠得到朝中大人們的賞識,這樣我就不用苦等三年了。”

此人倒是坦誠,其實對於籍貫不在長安的人來說,自然是越早被選上越好。畢竟城裡的各種吃穿用度費用加起來,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他們幾個沒來?”段書瑞環視一圈,沒看到集賢書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