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太監們將小桌和墊子擺過來,放在眾學子面前。

同時奉上的還有筆墨紙硯。

待到一切妥當,一旁的百官皆看向皇帝,似乎在等他拿個準話。

皇帝擺了擺手:“髮捲吧。”

由禮部官散給各位貢士們一張策題卷,段書瑞等人再次跪接叩首。段書瑞感覺額頭隱隱發麻,心道自己以前一年都沒有這一天磕的頭多。

雖然說皇帝是主考官,但殿試的題目大多是由翰林院學士制定的。皇帝會從數道題目中圈定五道作為考試題目。殿試只考一道時務策,一般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等。

段書瑞在案前坐定,他先在答卷最前面寫上自己的履歷,然後才開始看題目。

“欲使吏潔冰霜,俗忘貪鄙,家給人足,禮備樂和。善師期於不陣,上將先於伐謀;未待干戈,遽清金庭之浸;無勞轉運,長銷玉塞之塵,利國安邊,佇聞良算。行何政道,可以至斯?明言政要,朕將親覽。”

題目大致翻譯一下,就是“要使官吏如冰霜般清正廉潔,世俗之人忘卻貪婪卑鄙,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禮儀完備、音樂和諧。善於用兵期望不戰而勝,優秀的將領重在運用謀略;還未動用武力,就迅速清除了朝廷的隱患;不須勞煩轉運,就長久消除了邊境的戰亂煙塵,有利於國家安定邊境,期待聽到好的策略。請明確說明施政的要點,我將親自閱覽。”

看到最後,段書瑞是又好氣又好笑。晚唐時期宦官干政嚴重,皇帝如同傀儡一般被操縱。竟然還肖想著“人人生活富足,家家衣食充裕?”這不是笑話是什麼?但是想到這是翰林學士出的題,他不由得朝高臺之上的群臣望了一眼。也許,朝中還真有心繫百姓之人。

可晚唐局勢動盪不安,內有宦官干政,外有異族侵擾,國力早已一蹶不振,還談什麼“政通人和”?

但是一個人的力量何其渺小,自己眼下能做的也只有“紙上談兵”了。

正在雪白的紙上打著草稿,他突然感覺到自己的身後站了一個人。不用去看都知道是誰,他執筆的手頓時停了一下。

引用了武帝於公元685年出的殿試題目。

:()穿越後我成了魚玄機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