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次選的是一所小寺廟,寺廟雖小,拜佛也靈。當然,三人拜佛並非是對佛祖多麼虔誠,只是據傳這裡求仕途比較靈驗。省試之前就有不少士子來此求運,段書瑞他們都算來得遲了。雖說這裡離陳伯家還有點遠,但畢竟都在長安城裡,屆時來還願也方便。

段書瑞看著那寶相莊嚴的佛像,心道自己果然也是俗人一個。

就在士子們遊山玩水時,禮部貢院內,閱卷工作正在緊張的進行著。

為國取才乃是大事,考官們一日睡不到兩個時辰,只為從三千多份考卷裡挑選出最出色計程車子。

梁適是長安城內太學教授,開成年間的進士,此次已經是他第二回參與省試閱卷。他對判卷十分熟悉,尤其擅長詩詞歌賦的判定。一天之中,經過他手的試卷便有上百份,其中大半都被篩除了。

梁適心裡其實嚮往著“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無奈實力不允許他躺平。想著不知何時能回去,他嘆了一口氣,又拿起一份考卷。只見這位考生語氣懇切,內容飽滿翔實,只是最後一句寫得太倉促了些,竟接連出現兩個錯字,真是可惜。

梁適只能在硃卷上用筆打了個叉,雖然心頭有些遺憾,但錯字是絕對不可取的。

梁適抿了一口茶水,又拿起一份考卷。一日之中他看過的考卷重起來都有一米高了,尋常詩賦已經激不起他的興趣。此時日頭漸落,貢院裡已燃起燭火,到這時,他改卷往往會比白天更加嚴格一些。

梁適喝了口熱茶,先將三篇詩賦從頭到尾讀了一遍,發現並無錯字,也無疏漏、塗抹的痕跡,便提起精神,將詩賦從第一篇看起。

初看之時他的神色有些淡然,然而一篇看完,他不由得瞪大眼睛,神情之中帶上一抹激動之色。他今日經手了數百份考卷,但頭場詩賦中,這位考生是答得最完美的。不管是書寫卷面,還是文章內容,都可圈可點。

這篇賦引經據典,條理清晰,對四書五經的理解可謂到了極高深的境界。而且真知灼見,運用多種寫作手法,將自己的觀點合理陳述出來。

梁適不由得舔了舔嘴唇,突然很想知道這位考生姓甚名誰,師從何人。

:()穿越後我成了魚玄機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