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殯之日,靈堂莊嚴肅穆,瀰漫著凝重哀傷的氣息。堂內擺滿了花圈,層層疊疊,素白的花朵在幽暗中透著淒涼,輓聯低垂,黑色的字跡承載著生者對逝者的沉痛追思與不捨眷戀。

親朋好友們從四方趕來,鄰里街坊也紛紛齊聚。他們身著黑衣,手臂上那醒目的白布,似是哀傷的具象化,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悲痛與惋惜。有的默默佇立在靈堂一角,眼神空洞地凝視著某一處,沉浸在回憶中;有的相互低聲交談,言語間盡是對逝者過往的追憶與感慨。

道士們身著道袍,手持法器,口中唸唸有詞,為逝者超度亡魂,那神秘的咒語聲在靈堂內迴盪,彷彿在與另一個世界溝通。和尚們則閉目誦經,木魚聲聲,梵音嫋嫋,祈願逝者往生淨土,祥和的經文聲似有一種安撫人心的力量,讓這悲傷的氛圍中多了一絲寧靜與莊重。

樂隊整齊地排列在一旁,樂器在昏黃的燈光下閃爍著冷光。他們奏響的哀樂如泣如訴,曲調悠揚卻又充滿哀愁,每一個音符都似在訴說著生者的不捨與悲痛,飄蕩在靈堂內外,久久不散。

三四百人的場面,雖顯擁擠,卻秩序井然。眾人皆懷著對逝者的敬意與懷念,共同見證這最後的送別時刻,讓靈堂成為了愛與悲傷交織的所在,每一寸空氣都承載著沉重的哀思。

身穿法衣的道士手拿浮塵,他昂首挺胸地站在靈堂前方,神情肅穆而莊重。突然,他深吸一口氣,然後大聲喊道:“今日良辰,送君歸程。魂兮靈兮,且聽吾聲。逝者曾香菊,雲愛國,劉桃,一生勞形,今赴陰司,塵世緣盡。吾仗法劍,闢路前行,諸神護衛,鬼魅遁形。金童引道,玉女相迎,祥光護體,送爾安寧。棺木入土,魂歸幽冥,從此安息,佑護家興。孝子賢孫,節哀順變,傳承善德,福澤綿延。伏惟尚饗,一路走好!”

“吉時將至,孝子賢孫,行叩拜之禮,棺槨離家,親人淚別……”

隨著老周那帶著歲月滄桑感的聲音在靈堂中緩緩響起,整個空間彷彿都被哀傷的氛圍進一步凝固。每一個字都像是重錘,敲在在場每一個人的心間。

雲清早已哭紅了雙眼,身體因悲痛而微微顫抖著,她的額頭緊貼著地面,淚水在冰冷的地板上暈開一片溼痕。劉喜緊咬著牙關,雙手握拳,強忍著不讓自己放聲大哭,可那顫抖的肩膀卻洩露了他內心的悲慼。劉花和王豔相互攙扶著,兩人泣不成聲,哭聲交織在一起,讓人心碎不已。劉遠洋和劉遠濤這兩個孩子也似懂非懂地感受到了這沉重的悲傷,他們稚嫩的臉上滿是淚水,小小的身子跪在地上,乖巧而令人心疼。

眾人在靈堂內行跪伏不起,彷彿想用這種方式留住逝者最後的氣息。而當抬棺人緩緩將棺木抬起的那一刻,哭聲瞬間衝破了所有的壓抑,孝子賢孫們的哭聲如決堤的洪水,震天動地。那是從靈魂深處發出的不捨與眷戀,是對親人離去的絕望呼喊。他們眼睜睜地看著棺木一點點移出靈堂,那熟悉的身影從此將與他們天人永隔,每一個人的心都好似被撕裂成無數碎片,在這悲傷的漩渦中,無盡的痛苦蔓延開來,久久無法平息。

頭棺曾香菊的遺體移動到靈堂門口,剎那間,靈堂內哭聲四起,一片悲慼之景。雲清聲嘶力竭地哭喊著“爸爸……媽媽!外婆!”,那聲音中飽含著無盡的不捨與悲痛,每一聲呼喊都彷彿要穿透這沉重的哀傷,去追尋逝去的雙親。劉喜、劉花和王豔也悲慟萬分,她們淚流滿面,口中不停地喊著“娘啊娘啊不要走”,那聲聲呼喚,像是要拉住即將遠去的母親,挽留那最後的一絲溫暖與親情。劉遠洋和劉遠濤兩個孩子雖年幼懵懂,但此刻也被這哀傷的氛圍所感染,他們緊緊地依偎在一起,不住地哭喊著“奶奶”,那稚嫩的聲音在靈堂內迴盪,讓人聽之揪心,愈發襯出這場離別之痛的沉重與無奈。眾人的哭嚎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悲傷的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