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刺史大人大駕光臨,未能及時遠迎,還請您多多包涵啊!”

劉迥哈哈大笑起來,說道:“無妨無妨,今天我正好閒著沒事,想著好久都沒有見到你了,便直接來到綠天庵看看。不知道有沒有打擾到賢侄你練字呢?”

兩人寒暄了一陣之後,一同朝著綠天庵走去。

劉迥嫌在綠天庵內喝茶太過沉悶,便叫懷素將茶臺,搬到庵門口的廣場。

席天幕地間,煮茶論道。談風花雪月,歲月流長;看雲淡風輕;嘆人生無常……

至傍晚時分,劉迥和侄子婉拒了懷素的晚餐邀請,盡興而歸。

……

時光匆匆,轉眼間數日已過,劉宇生再次來到綠天庵拜訪懷素。

這次,他帶來了一幅自己親手繪製的畫作。畫面之中,一座庵堂(綠天庵)靜靜地矗立著,庵旁有一眼清泉,周圍是茂密的芭蕉林,林子裡站著一個人(懷素),手中拿著一片葉子(懷素的書法作品)。

畫上還有題字“綠天蕉影”,落款則是“宇生”二字。

劉宇生將這幅畫遞給懷素,並對他說:“前些日子,我隨叔叔一同來到綠天庵尋你,恰巧看到你在芭蕉林中揮毫潑墨、專心練字的身影。叔叔見到眼前藍天映襯下的芭蕉葉以及專注於書法的你,不禁感嘆道‘綠天蕉影’真是一幅絕美的景緻啊。當時我也頗有感觸,於是便創作出了這幅‘綠天蕉影’圖。今日特意送給素弟,權當做個留念吧。”

稍作停頓後,劉宇生接著說道:“此外,我此次前來也是向素弟辭行的。過不了幾天,我就要同叔叔一起返回京城,前往史部述職了。待到那時,定會再次邀請素弟前來共飲美酒話別。”

話畢,他的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不捨之情,眼眶甚至微微泛紅,似有淚光閃爍!

懷素不忍,看著畫中的一庵,一泉,一林,一僧,一葉,眼中也晶瑩剔透。

上前抱住劉宇生,緩緩道:“相聚是緣,離別亦是緣。聚散離別,緣來緣去,猶如月圓月缺,潮起潮落。本就是人之常情,我們順其自然吧!”

兩人深情的擁抱,往日情景一一浮現,從相識、相交到相知、相持。

一路走過的,都是風景。正如“綠天蕉影”,更是上天的恩賜!

:()醉僧懷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