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樹堅強”擬人描寫。性格豁達,開心樂觀的形象躍然紙上!實為上作!

懷素也很開心,偶爾的寫一首小詩,竟然獲得眾人稱讚,也把心中所想以詩的形式表現出來。原來心情是這麼舒暢,與喝酒和寫字的那種舒爽即類似,也略有不同。

反正開心就是好的。

就這樣,大家說說笑笑,就下了舜源峰,回到了報恩寺,正趕上寺院吃晚飯。

飯後,慧遠法師叫人來找懷素述話。

二人在禪院裡煮茶夜話。

深秋,白日雖熱,但夜晚卻是涼爽怡人。明月秋夜,醇香的茶水,智者間的談佛論經,宛若院中那隨風飄零的落葉,自然、隨意……。

懷素:今日在舜源峰頂,見一石樅,於石縫中生長,甚為頑強!其志堅性頑,為我輩之楷模!

慧遠:自然萬物,適者生存,是為道,不適者淘汰,是為理。道與理即相生也相剋,因人而異。

懷素:前日登頂三分石,同一山流出之飛瀑,被不同的岩石分成了巋水、瀟水、沱水而流向各異?

慧遠:巋水、瀟水、沱水如同三位兄弟,因位置、成長、心性等先天、後天等因素制約,雖乃同父同母所出,但成就就有可能有很大出入……

懷素:如法師所講,人與自然,與事物間,應該是有一種隱藏著的脈絡和法理,只是要有一種顆虔誠的心,去發現或者感悟吧?

慧遠:懷素你是有慧根的人,悟道即解惑!悟道之路漫漫,解惑之心悠悠!

懷素:我似乎明白了一些,又似乎什麼都不明白……

慧遠:路漫漫其修遠兮……

……

漫長的夜,懷素心中交替變換著場景。

與慧遠法師的對話;舜源峰上石樅在石壁上縱橫交錯和頑強生長的樹根;三分石上三分的飛瀑;九嶷山上那飄浮不定的白雲……。

懷素默默的想著,琢磨著,百思不得其解。

他累了,也困了,依然沒有答案。後來,索性不想了,順其自然吧!睡覺。

突然,懷素心中豁然開朗。對,就是順其自然!

這天晚上,懷素睡在報恩寺的禪房裡,睡夢中將水的流痕、白雲的飄浮、樹根的蒼勁、大山的雄偉,融合在自己酒後飄逸的書法中……。

:()醉僧懷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