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早餐,整個登頂隊伍,由雷古帶頭,民夫墊後,另一個民夫負責看管東西、準備中餐。

當然,第一個登頂的必是東峰,也是三分石的最高峰。

雷古走在最前,帶著一捆近三百尺的繩索,周書福負責策應,懷仁,懷素,黃益,劉宇生,劉創文,民夫緊隨其後。

但見雷古輾轉騰挪,呈"之"字型攀巖而上,於險要處,結繩以拉眾人。

花了約一個時辰,眾人登上了三分石東峰峰頂。

站在峰頂,極目遠眺。

山下美景,盡收眼底。

峰下瀑布飛空,峰上白雲飄逸。

遠處,群山峰巒疊疊,雲飛峰頂。小溪,河流,湖泊分佈在群山之間。群山間奇石各異,如香爐、如畚箕、如棋盤、如步履、如馬蹄,千姿百態,美不勝收。

劉宇生當場作詩一首

《白雲飛》

九嶷山上白雲飛,

飛到天邊不忍歸。

我欲登天就此去,

又恐秋風不得歸。

眾人佇立峰頂良久,不忍離去,宛如誤入仙境的凡人,戀戀不捨!

而後又是中峰,西峰。

至三峰登完,下到出發點時,已是午時末(下午1點)。

透過登頂三分石,眾人才明白,三分石將飛瀑分成了巋水、瀟水、沱水而得名。

也見識了三分石,三巨石並峙,鼎立山巔,直衝霄漢的雄偉壯觀。

更體驗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和喜悅!

也堅信了一個理念:不到峰頂非好漢!這種自豪和傲嬌,黃益體會最深。

眾人一邊準備好吃飯,一邊討論起登頂的快樂和感受,冥冥中,大家的感情和距離又更近了一步。

這頓在三分石腳下的中餐,必將是眾人人生之中一頓難忘的午餐,也是吃的最香的一頓。

它的香,有成功的喜悅,歡樂的快感和飢餓的生理反應,互相交集和融合,讓人記憶深刻。

吃過這頓難忘的中飯,眾人從山分石的另一側,沿山脊而下,尋找舜帝二妃淚灑斑竹,情動九嶷的見證之物~斑竹(香妃竹)。

沿著南側的山脈及地形,順勢而下。

大約一個時辰,就來到了九嶷山的愛情聖地斑竹林。

雷古提醒眾人,穿過斑竹林,到斑竹林的另一側,也就是畚箕窩的旁邊紮營住下,明天一早上畚箕窩峰頂!

:()醉僧懷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