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過後,便是過年。

今年,懷素準備低調一點,讓懷雲帶著一眾人在綠天庵過年。

自己,則在舊居,陪榮伯,過一個簡單而又富足的年。

畢竟,家國動盪,雖未波及至零陵郡。但憂國憂民的心還是纏繞心間的。

年後,懷素給幾個親近的長輩或朋友,拜年走動一番後,又回到綠天庵過起了習武練字的隱居生活……。

元宵過後,沒幾天,周亦銘派張海過來綠天庵。邀請懷素過周府飲茶,小住幾日。

懷素便知道,周叔有事找他,便招呼懷雲一聲,隨張海前往周府……。

周府書房,一切就緒後,周亦銘屏退眾人,只跟懷素。叔侄兩人煮茶閒聊。

周亦銘指了指北邊方向,壓低聲音道:“據北邊傳來訊息。唐肅宗至德二載(757年)正月五日 (1月29日) 夜,也就是前段時間。安祿山之子安慶緒與其親信嚴莊、內侍李豬兒串通,三人悄悄進入安祿山住所。

侍衛見是嚴莊和安慶緒,誰也不敢動。於是嚴莊、安慶緒持刀站立在帳外,李豬兒手持大刀直入帳內,對準躺在床上的安祿山腹部猛砍一刀。

安祿山平時總把佩刀放在床頭防身,事前已被李豬兒偷偷拿走,這時他捱了一刀,知大事不好,急忙去摸刀卻沒能摸到。

他氣急敗壞地搖著帳竿大聲喊叫,卻無人應答。在喊叫聲中,血和腸從腹部流出數鬥,很快死於非命,享年五十五歲。

安慶緒當即在其床下挖了一個數尺深坑,用氈子裹著安祿山的屍體,連夜埋在坑中,並誡令宮中嚴加保密。

第二天早晨,嚴莊對部下宣告說:安祿山病危,詔立安慶緒為太子,軍國大事皆由太子處分。隨即繼承帝位。”

周亦銘說完,喝了一口茶,潤了潤喉嚨,又道:“這樣一來,北邊局勢後續應該會有所反轉。我們也可以放心一些,不然改朝換代的,可苦了黎民百姓喲。”

懷素應道:“是啊,希望戰亂可以早些結束,百姓好安居樂業,免受饑荒之苦。”

“雖說安祿山死了,局勢會向好的方向轉化,但他兒子安慶緒也不是好相與的。亂,肯定還會亂一段時間。也希望朝廷能儘快結束這場亂局。”

“因果迴圈,善惡終有報,時間早晚而已。”

懷素有感而發,娓娓道來。

“的確是善惡終有報。據說:安祿山原患有眼疾,自起兵以來,視力漸漸減退,至此又雙目失明,看不見任何物體。

同時又患有疽病,性情變得格外暴躁,對左右侍從稍不如意,非打即罵。稍有過失,便行殺戮。

他稱帝后,常居深宮,諸將很少能面見他議事,都透過嚴莊轉達。嚴莊雖受親重,也時而遭安祿山鞭撻。

宦官李豬兒常為安祿山穿衣解帶,服侍左右,捱打最多,怨氣也大。

安祿山寵幸的段氏,生下一子名慶恩,也受祿山寵愛,常想以慶恩代慶緒。安慶緒時常擔心被廢,嚴莊也恐怕宮中事變於己不利,於是,嚴莊與安慶緒、李豬兒串通一氣,謀害安祿山。

這才有了前些日子,嚴莊、安慶緒、李豬兒三人,密謀殺害安祿山一事。”

“亂臣賊子,死不足惜!”

懷素聽周亦銘說完,一副此賊死有餘辜的語氣回應道。

“安慶緒殺父安祿山後,自立為帝,年號載初。命史思明回守范陽,自己坐鎮洛陽,其它各部繼續南侵,禍害一方啊!”

周亦銘一副憂國憂民的神態,緩緩而言。

“殺父奪權之人,終不得人心,垂死掙扎而已。成不得大器,不足為懼也!”

懷素一副雲淡風輕之態。

周亦銘想想也是,殺父之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