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之前,懷素於綠天庵中設下宴席,盛情款待了刺史李峴。

然而,不出幾日,大雪便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天地間一片潔白,宛如銀裝素裹的童話世界。

大雪紛飛,寒風凜冽,但這寒冷的天氣卻無法改變懷素每日習武練字的決心。

他身披有些輕薄的棉衣,腳踏積雪,來到廣場上。雪花落在他的肩頭,卻絲毫不影響他的專注。

懷素身形矯健,拳法靈動,每一招每一式都蘊含著他多年的功力。他的拳法猶如行雲流水,與這漫天飛雪相互映襯,形成了一幅獨特的畫卷。

習武過後,懷素來到禪房,鋪開宣紙,磨墨提筆。他的筆觸剛勁有力,墨香在空氣中瀰漫。

他專注地書寫著,每一個字都宛如他心中的堅毅和決心。在這冰天雪地之中,他的墨寶更顯獨特,彷彿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懷素的決心和毅力,就像那傲雪凌霜的寒梅,不畏嚴寒,獨自綻放。他深信,無論環境如何惡劣,自己對武道和書法的追求都將永不止步。

……

時光如梭,轉眼即是除夕夜。懷素吃過年夜飯,悠然漫步在綠天庵廣場。

寒夜中,郊外的千家萬戶閃爍著星星點點的燈火,宛如璀璨的明珠,散發著溫暖的光芒。

他靜靜地凝視著這片燈火,心中湧動著一股濃濃的暖意。這些燈火,是家的象徵,是親人的團聚,是無盡的溫馨與幸福。

在這寒冷的夜晚,它們給予了人們莫大的安慰和溫暖。

懷素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他們此刻或許也正圍坐在溫暖的燈火下,共度這個特殊的夜晚。

他感受著這份濃濃的人情味,心中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

在這美好的時刻,他沉醉在燈火的溫暖中,彷彿置身於一個夢幻般的世界。寒夜不再寒冷,因為那萬家燈火,已經照亮了他的心房。

書法,就是那指引他前行的燈塔。既指引方向,亦照亮前行的路!

過了今夜,明天就是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了,自己也將由18歲進到19歲了。

這些年,忙於書法和遊歷,卻有多年沒回去看望母親了。趁正月無事,也該回老家一趟看看了。

當下,就做了決定,明天一早,就出發回老家一趟。

正月初一清晨,懷素收拾好行李,就要出發。

這時,懷雲來報,說周府的張海來到了綠天庵,說周老爺邀請懷素去周府,有事商議。

懷素出去跟張海見了面,互道新年祝福後,隨張海往周府而去。

來到周府,懷素叔侄互道新年祝福後,書房煮茶敘話。

周亦銘道:“今天中午,我等與零陵刺史李峴及各官府要員及商界仕紳齊聚萍島‘瀟湘夜雨’酒樓。李峴點名要你去赴宴,所以為叔才大清早叫張海去把你叫來。”

懷素回道:“我本打算今日回家看望母親,既然刺史大人邀請,就改明天再回吧!”

周亦銘聽說懷素要回家看望母親,心中不禁一動,他思索片刻後便開口問道:“跟賢侄結識幾年了,也沒見你提及家人,為叔也不好問你。不過,我倒是挺好奇的,賢侄,你家究竟住在哪裡啊?”

懷素微微一頓,眼中閃過一絲淡淡的憂傷,輕聲回答道:“當年,家父遭仇人迫害,無奈之下舉家從外地遷至零陵。剛來的時候,我們住在東門郊外,但後來行蹤不慎敗露,為避免引來不必要的麻煩,父親決定搬家。於是,我們搬到了書堂寺附近的岐山頭定居下來。在我六歲時,家父去世。十歲那年,我便進入書堂寺出家。”

周亦銘聽著懷素的講述,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憐憫之情。他拍了拍懷素的肩膀,安慰地說:“沒想到你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