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節”活動圓滿結束了,但秋收卻還在進行中。

懷雲一共收到收到三十九家欲購買神農絲苗米的定金。每家定金為十兩銀子,售價暫時未定。

“秋收節”活動圓滿結束了,但秋收卻還在進行中。

懷雲叫人準備好茶水和點心,讓懷雨等人給送到田間。站在廣場上的懷雲,看著收割的進度,下午收割完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收割後還要打穀,晾曬,稱重,舂米,售賣。還有,分給高山寺的五成是分錢還是穀子,還得跟懷素住持商量。

懷素此時還在綠天庵下面的停車坪位置送走最後一批鄉紳,返回綠天庵。

懷雲找到懷素,問給高山寺的五成是給稻穀還是給銀子。懷素想了一下,說還是給稻穀吧!

還好建了這麼大一個廣場,穀子的晾曬才有地方,不然,五十畝的稻穀一天就收割完,晾曬不好,堆到一起,一發芽就麻煩了。

懷雲又找到孫老七,讓他這兩天跟自己一起,把打穀子,晾曬,稱重,舂米這幾個環節一起做完。

因為這是他第一次獨立完成這麼多事情,經驗不足,人手也會不足,所以非常有必要,請有孫老七這種經驗豐富的莊稼漢帶著做一回。

孫老七也爽快的答應了。一為報恩,二方面,他也知道,以懷素和懷雲的為人,絕對不會虧待他。

田裡收稻子的僱工們,吃了下午茶和點心,速度更快了。申時中(下午4點),就收割完了,然後就是幫忙把打好的穀子,一擔一擔的往綠天庵廣場挑,一部分人負責晾曬,不到酉時中(指下午6點前),就全部幹完了。懷素給他們算好工錢,交給工頭,讓他們回去了,臨走時,給每個僱工包了兩個饅頭,帶回去給家人們嚐嚐。

送走了僱工,懷雲還和孫老七一道,在綠天庵的大殿裡,修出一片空地,晚上堆放曬乾的稻穀。

然後又是晚飯,收穀子,收的穀子又分兩堆,一堆已經幹了的,明天早上過秤後,舂好米就就可以賣了。另一堆還沒,完全曬乾的,先放進屋裡堆放,明天再曬。

還有一部分水分較多的穀子,看天色今夜不會有雨,就放在廣場上晾著,免的堆著發酵,溫度過高而燒壞。

忙完這些,已是戌時未(晚上9點),這才洗澡睡覺……。

第二天,懷素一早起床,去山泉邊練拳練字去了,而懷雲,則將家裡的幹穀子過秤,安排人舂米。而後留懷雨協助孫老七把家中其它的穀子曬乾,並收回綠天庵堆放。

自己則去零陵城訂製裝米的布袋去了。

而懷素,則抓緊時間,完成了對《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抄寫工作。

下午,懷雲回到綠天庵,對自種的五十畝的水稻所收的所有稻穀進行了稱重("秋收節"當天嚐鮮活動的除外),共收得稻穀二萬零一百斤稻穀(摺合畝產402斤)。

懷素心想,待會就去高山寺,帶上二十斤香米,給惠通法師等人嚐嚐,並確定二萬零一百斤的產量,上交給高山寺一萬零五百斤稻穀的數量。

連同其它田地的一半佃租交完後,懷素也就好安排出發九嶷山的事了。

帶著二十斤香米的懷素,來到高山寺,找到懷竹,將今年自種水稻產量,報給懷竹,懷竹吃了一驚。因為往年的產量,自己這邊收到最高的也只有八千五百斤,這一下子多出二千斤來,也就是說,田裡的總產多出了四千斤來。

懷竹不由得多看了懷素幾眼,心想這懷素小小年紀,還是有些天分啊,不但書法在零陵城名氣震天,連種植水稻也是非常人所比啊。

正想這些呢,懷素問道:“師兄,我們今年種的是香稻,也給你帶了一點香米嚐鮮,如果要交稻穀的話,你們明天就派人過來裝稻穀。如果折錢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