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他們交流,以達廢除‘苗不出境,漢不入峒’的禁令。廢除漢苗互不通婚的緊規,倡導天下一家,在苗區興辦學院,使他們賞受皇恩。這些朕都同樣推行實施了,並且朕還准許苗人參加科舉考試……”

“微臣知罪,不過微臣不是這個意思,皇上浩恩苗民日月可鑑,可那些流官和客民有負皇恩,把苗疆搞得一團糟。”

“桂大人,還想狡辯。當今皇上是何等人?是明君是聖君,難道還等你用手戳著鼻樑罵他才知道,誰不知你是指桑罵槐”和��境隼此底擰�

“和大人,你含血噴人。”

“桂大人,難道你不是嗎?”

“別吵了,你們不嫌煩朕還嫌。朕說苗民不會造反就不會造反。就算朕借苗民一百二十個膽,他們也沒有膽敢造反。”

這場激烈爭論就在乾隆一言定乾坤,阿桂無奈退下離去。

第二章 涅槃重生(上)

第二章 涅槃重生

乾嘉年,乾嘉年,如同一道鬼門關。

難中難來苦中苦,孫猴子過火焰山。

賣了婆娘賣兒女,賣了田土賣祖先。

捱到臘月把年過,煮就泥巴當稀飯。

吃它幾碗肚子脹,眼睛幾鼓到陰間。

百人之中留二三,千家萬戶斷人煙。

歌聲伴著林濤,悽悽苦苦,強勁不息漫卷整個湘西。

湘西,東起橫麓,西接巫山,北鄰雲夢,南卷蒼梧,像是一位性情奔放的狂草書法家飽蘸濃黑在偌大的宣紙上筆走龍蛇,鸞翔鳳翥,密密麻麻,寫滿了大大小小橫豎疊加的“山”字。有人說,整個湖南像一顆回眸西望智慧的人頭顱,而湘西就是天庭飽滿的前額。那條奔騰不息的沅水恰似太陽穴上的跳蕩的脈管。當年盤瓠和辛女之所以選擇沅水之濱湘西居,就是因為沅水的靜謐和悠長,又有十萬大山作屏障,一如其子孫,不在意別人的關注。是見識了太多的不平與動盪後而對歷代封建統治者的關注失望:蠻夷之名,兵刃相加。於是他們自己播種,繁衍三月三、六月六、五龍節、七月八、九月九、扎“故事”、抬“黑龍”、椎牛節、接龍會,一個命名就是一個民族或喜或悲的故事。盤瓠鑿花、苗女挑花、畢茲卡織錦、跳苗鼓、辰河高腔、茅古斯、擺手舞、儺戲、登刀梯,一個課題就是一個民族的燦爛與輝煌。他們的燦爛與輝煌融進沅水河,進而滋潤了這片神奇的土地。

人行走在大山裡,比立足一馬平川的人們對生命時空感受更為強烈。奔放的山勢能使怯弱者勇,弱者強。和孝平生第一次有這樣強烈衝動。望著剛烈如脫韁駿馬的大山,她覺得自己像一粒小小的塵埃,一顆小小的種子,一團飄飛的蒲公英,一株根鬚牢牢扎進石縫中的小草。在收領大山貧困的同時也領收到了堅韌、堅強、堅毅、堅貞。

“十公主小心,有老虎。”一個侍衛喊著。

說快已慢,老虎已向和孝撲過來。就在這千鈞一髮之時,突然一箭飛過來直插入虎頸,老虎當場被擊斃。接著飛奔跑過來一個背弓箭好看的苗家女子。

“姐姐,沒嚇到你吧?我叫石乜妹,就住離這山不遠的地方。”接著石乜妹又說道:“你這害人蟲,今天終算被我逮住你了。”

“多謝妹妹救命之恩。我叫龍女,從京城來湘西做些土貨生意。”和孝感激說。

“沒有什麼好謝的。你們怎麼不走水路?走山路很容易迷路。”石乜妹說。

“怪不得,我們都轉了一天了,老是在原地打轉。”和孝說著。

“龍姐姐不用擔心,今天色已晚,你們可以先到我們寨子過夜,明早我再送你們出山。”石乜妹爽朗說著。

“乜妹,我們真的可以嗎?”和孝問著。

“當然,我們苗家向來好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