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期準備也更充分一些。4月1號雖然是歐美的愚人節,不過當楊星迴道香港和包海生密談時,包海生等政府高層看著楊星透露給他們的全盤印尼行動計劃時,可沒有半點覺得楊星和他們在開玩笑。
楊星帶來的不光是中央秘密請求香港政府協助援救印尼華人的檔案,還包括先前香港政府上報中央批示,同意啟用香港儲備資金組成主權投資基金,應對金融炒家打擊聯絡匯率所採取的措施的批覆。即使瞭解楊星和國內高層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包海生他們看著本應該透過政府渠道傳遞的機密檔案,反而讓楊星這位“民間人士”帶給他們,仍是一番別樣的滋味在心頭。
包海生現在可是絲毫不敢小看眼前這位年紀輕輕但在香港商界翻雲覆雨,快速崛起並帶著和國內說不明道不清神秘關係的青年,歷經港幣保衛戰、97股災、房市大跌等情況後,他對楊星的意見已經是“忠言逆耳利於行”了。他長出一口氣道:“看到中央的批覆,我就算放了一顆心下來。你是不知道,這幾天立法院鬧的天翻地覆,很多民主派人士包圍主席臺,阻止我透過成立主權財富基金的草案。罵我是**統治,封鎖香港自由金融經濟才導致經濟大滑坡,現在還想利用民眾的血汗錢的儲備資金來幫助股市匯市,簡直是‘敗家子’”
楊星打量著包海生鬢角最近才出現星星點點的白髮,也頗為感慨:“民主是個好東西,但是一定要防止大家藉助它的名義矯枉過正。所謂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那些人現在還看不明白,國際炒家早就虎視眈眈的想重演東南亞各國貨幣跌去50%和股指一天狂瀉幾千點的一幕了,這個時候還爭吵出手的方式和時機,只怕等他們的股票和鈔票變成了廢紙,他們才會閉嘴”
包海生咧咧嘴沒附和他,作為在香港成長起來的特首,他並不指望長在紅旗下的楊星多認同香港的西方民主制度。不過他也著實為立法院裡互相推諉,爭權奪利的亂象頭痛。憑藉前一階段他樹立起的鐵腕形象,還能勉強壓制住民主派的吵鬧。但國際上的壓力讓他不堪重負,那些炒家背後代表的各大國的金融勢力,早就對在香港幾次鎩羽而歸心生不滿。生怕香港步馬來西亞和中國大陸的後塵,強行採取資本管制和限制外匯金融交易等措施捍衛港幣匯率。這種情況下,包海生也不想政府進場和炒家打對臺,留下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印象,楊星提議的民間基金加盟為輔,設立主權財富基金為主的方式就成了港府的唯一選擇。
採用民間基金是一招以毒攻毒之計,國際對沖基金都是禿鷹,沒什麼義氣好講。拉一派打一派是可能的,當然不給他們一些好處是不行的。只是對於以索羅斯量子基金和羅伯遜老虎基金為首的炒家,香港本土基金還不成氣候,只能起騷擾作用。即使楊星主動做表率認購2億美元成立了一家公募基金,並發動香港本地富豪應港府的私下請求紛紛認購也不過10億美元出頭,實在緩不濟急。所以重頭戲還是落在香港政府成立的兩支隸屬香港財政司,但又獨立於執行的主權財富基金頭上。
主權財富基金(SovereignWealth),是指與私人基金相對應的,由政府控制與支配的,通常以外幣形式持有的公共財富。它主要的來源不同於私人基金的私人投資方式,而是由政府透過特定稅收與預算分配、一定的自然資源收入和國際收支盈餘等方式積累而成的。原則上,它應該屬於一國所有公民所有,因此香港立法會討論成立這種基金,藉此打擊貨幣炒家,引起的種種爭論就可以理解了。
主權財富基金實際上誕生的很早,五十年代就出現了雛形。最早的主權財富基金都是一些國小民弱,但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創立的,比如著名產油國科威特1953年就創立了科威特投資局。原英屬吉爾伯特群島(現在叫基裡巴斯共和國)鳥糞資源豐富,是富含磷酸鹽的化肥原料,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