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將它們劃分成一塊一塊的,像個〃井〃字,分封給奴隸主貴族。但是,到了商鞅的時代,封建經濟已經萌芽,農民階級出現。若仍沿襲以前的土地制度,農民兄弟種地的積極性將受到重挫。他們可是那一時期國家建設的主力軍,國家能不採取措施保護他們的權益嗎?然而不是人人都能想到對策,好在商鞅聰明。他透過國家政治和法令手段,廢除了井田制度,允許農民開荒,並且自由買賣土地。總之一切都是方便大眾掙取口糧。吃飽了也好打仗。
另外一方面,商鞅心中也有一個理想國。在這個理想國裡,他驅逐了商人,知識分子,留下了農民和戰士。他重農抑商,用當今的眼光來看,當然是不可思議的。現在還有哪個政治家會把農民高舉過商人頭上?除非他傻了。但是,我們看待歷史,就應該用歷史的眼光。商鞅那麼做,有他的道理,而且很對頭。當時國家的土地資源那麼豐富,尚有許多未開墾的荒地。國人要是不以農業為本,而跑去做什麼生意。如此本末倒置,想必不久秦國也要頭腳顛倒,嗚呼頹矣。
〃眾農抑商〃固然可以固本,但是所謂〃物極必反〃,商鞅把事物做過頭了。有些人天生和黃土沒情分,做不了農民,當個商人倒是很成功。可是商鞅硬是要將這些人的家產沒收了去,並且把他們全部下放到農田裡去幹活。若有反抗者,便將其處死,或者使用殘酷的肉刑——切斷其肢體或者割裂其肌膚。這在夏商周的時候就成為了國家常用的刑法,相沿到漢初還沒有改變。那些反文明的人,看到這裡,還是好好想想文明帶給大家的好處吧。
商鞅之所以這麼殘酷,其實與他的思想觀是分不開的。他覺得古代的人都純樸敦厚,但是與他同時代的人卻都巧言令色,鮮矣仁。所以對待現在的人,他是一點客氣都不講的為此他還發明瞭多種摧殘人類的方法,比如說連坐法。家中一人犯罪,十人連坐受到株連。後來更是發展到了全家連坐。
再比如眾所周知的焚書坑儒,原來歷史上第一個幹這件缺德事的人不是秦始皇,而是商鞅,之間相隔有一百多年。商鞅那時侯就是不喜歡別人說他。反對也好,贊成也好,他都要把人家趕走。《史記·商君列傳》中記載了一件事,說:新法已經推行了十年。秦國百姓終於嚐到了甜頭。由於國家時時處於嚴打之中,秦國人都道不拾遺,山賊們更是混不下去了。各個地區的治安都相當安定。於是,有一行人便想給商鞅寫一封表揚信。誰知道這商鞅竟然十分反感這些人。覺得他們和當初指責新法不便的人一樣,擾亂了教化,便把那一行人發配到了邊疆。如今他燒書,同樣是不能接受與他相左的言論。
所以,對商鞅的評價,歷來都有譭譽參半。有人褒揚,有人謾罵。
但是不管怎樣,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商鞅把秦國搗騰得確實像模像樣的。秦孝公很歡喜,又給他升了一職,官位大良造。這在當時可是國內的最高官職,而且還掌握著軍政大權。這次,秦國想攻打魏國,便指望商鞅幫忙。商鞅不是很會打仗的人,他只是使了一點卑劣的手腕,將公子卬誘殺,從而奪下敵軍。
原來,他曾在魏國謀事的時候,官位雖然不高,但是還認識那麼幾個人。公叔座死前,又把他的人氣炒了一炒。那原本不知道他是個人才的,想必也要知道了。魏國的公子卬跟他就有些私交。如今,兩個熟人針鋒相對,公子卬是不好意思,而商鞅卻算盡心機。他騙公子卬撤兵,然後用事先埋伏下的軍隊去襲擊他們,結果徹底打敗了魏軍。梁惠王知道以後,那叫一個後悔。
第三部分 第73節:商鞅:自食其果的魔術師(6)
經過這件事,秦孝公又給商鞅加官進爵。把於、商十五個邑封給了他,封號叫做商君。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商鞅害死了許多人,也得罪了許多人。這為他日後的生活埋下了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