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這些年,陸續有江淮軍的殘部軍士及他們的家人流落到杭州一帶來,也有一些人因此得與家人團聚,王作因此吩咐手下,在杭州及其他之地,廣佈這些類似慈善機會的施捨之處,目的就是期望能找到更多散失的江淮軍將士及他們的家人。
最初的施捨粥食的提議是由王易提出的,透過這樣渠道家人得以團聚的江淮軍士卒及他們的家人,都交口稱讚二公子";>;此善舉,及至王作與二子陳作相認的那一刻,更是將對王易的稱讚提升到最高度。王作因此在寫給王復的信中,一再要求王復一直跟隨在王易身邊,為王易處理事,當作回報,也就有了王覆在王易面前力請為王易管家的事發生。
王易卻是沒料到他當日之偶然之舉,會給江淮軍將士帶來這麼多驚喜,他也指示王作,將他們這些年積聚的財富,除一部留作不時之需外,其他都以為流浪的人施捨粥食及饋贈衣物等方式散掉。
這些積聚的財富不可能獻給朝廷的,那樣會帶來巨大的麻煩,當然也不可能一直就這麼藏著掖著,那樣就失去了財富的價值,為天下窮苦的人行善事,何嘗不是一件好事,以王作等人的話,就當是為王易積善德了。
王作在收留了陳交後,將大部的心血傾注在這個失而復得的兒子身上,希望能將他教誨成如王復那樣出色的人物。
因為遭遇瞭如此變故,陳交性格有點古怪,人也多疑,平時沒什麼言語,不喜見生人,這是讓王作挺頭疼的事。今日見到了王易等人,也躲在父親王作後面,不敢站出來。
直到被父親一把拎出來後,陳交才戰戰兢兢地上前,一雙帶點驚懼的眼睛,看了看王易,再看看王易身邊,眼中閃著淚花的王復,又看看其他的人,這才遲疑著上前作禮:“見過二公子";>;、三姑娘…見過大哥…見過各位叔伯!”完,又躲到王作身後去了。
王易示意還想將陳交拎出來的王作罷了,王作歉意地笑笑,也示意其他諸人上前行禮。
跟隨這時跟隨王易出城來迎接的其他人,包括王曇也都上前來隨王作等人見了禮。
一番禮節完畢,王易招呼眾人,“作叔,各位叔伯,一路辛苦,我們先進城吧!到了府中我們再敘話,我們已經備好了酒席,為各位接風洗塵!請!”
“二公子";>;,請!”
此次王作等人前來,不需要再與王易及王近等人來長安時候那樣心翼翼,皇帝已經給予王易等人撫慰,王近等先一批抵達長安的江淮軍舊部也被授以官職,到各地任職去了,而且王易事前還將王作等人來長安的訊息告訴李世民,今日王易還是奉李世民之命,出城來迎接王作一行的,王作等人可以堂而皇之地進入長安城。
王易在府中設了酒席,招待王作等來長安的江淮軍舊將。
席間,王作等人也將一路行來的過程,講給了王易等在長安的人聽。
王作一行在抵達洛陽時候,與領皇命以江南道安撫使身份前往江淮、江南地招撫江淮軍舊部的王昂遇到過。在洛陽,王作與王昂單獨商談了好兩天,把一些關於江淮軍殘部的訊息,告訴了王昂,包括他們的落腳點,聯絡方法,頭領名稱等情況。
那些江淮軍舊部,將會透過王昂這次到江南道的明察暗訪,重新站出來,接受朝廷的招撫。
但關於杭州之事,王作依然沒有告訴王昂,那是屬於王易的,王作不希望王昂來分享。
王作一路行來,行程緩慢,除在揚州生一場病外,還與沿途需要安排有關。許多事要關照,過來就慢了,王作的生病,也因為事兒操持的太多,身體勞累有關。
兩方人,隔了近一年沒見面,此番再相見,自是非常感慨,把酒言歡,不亦樂乎。
大部的人都喝醉了,隨王作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