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齊歡以為王京華認輸,自己就有機會問鼎總裁的寶座,沒成想,從始至終,盧德雙就沒想過支援自己坐上總裁的寶座,根本就是想要搞平衡,看來自己跟王京華的內鬥,已經讓盧德雙不滿了。

認清了這個事實之後,齊歡心中也打消了跟莊立齊爭鬥的念頭,因為他很清楚,現在的莊立齊就是當初的他,自己就是當初的王京華,只要莊立齊自己不犯下大錯,他肯定是沒有機會把莊立齊拉下馬。

不得不說,能夠坐到這個位置的人,齊歡自然不是傻瓜,之前只是被權利矇蔽了眼睛,現在清醒之後,就已經明白德雙娛樂傳媒集團已經不是以前的德雙娛樂經紀,禁不起內鬥。

而且,齊歡就算不滿,也不會對盧德雙有什麼意見,說白了,恩威並施,在紅利跟恩情雙管齊下,齊歡除了認命,沒有第二條路,因為他不是王京華,並沒有持有集團的股份。

離了他齊歡,隨時有人可以替代他,可是他離了德雙,就什麼都不是。

德雙娛樂傳媒集團的成立,徹底鞏固了它在內地娛樂圈霸主的地位,不過也引起了許多其他娛樂公司的警惕,畢竟以前還沒有組成集團之前,他們就被德雙娛樂壓著打,現在更加不得了,直接搖身一變,成為了橫跨中西兩地的跨國娛樂傳媒集團,成為了他們只能遙望的存在。

有好就有壞,集團的成立,自然是損害了不少人的利益,雖然沒有正面懟上,不過暗地裡的小動作,卻一直沒有停過,讓盧德雙為此十分的無奈,不過他也清楚,蛋糕就這麼大,總有人不滿。

如果以投資額大小來界定低成本電影,那麼華夏電影基本上是低成本的天下,因為高額投資的電影畢竟佔整個電影產量的極少數,一年也就是屈指可數的兩三部。

以2004年為例,儘管那年拍攝的影片數量達到創此前記錄的244部,但周星池的《功夫》(2030萬美元票房)、張一謀的《十面埋伏》(1850萬美元票房)、馮曉剛的《天下無賊》(1330萬美元票房)佔據了全年電影票房總收入的60%。

除此之外的絕大部分影片甚至根本就沒有獲得商業發行的機會。資料顯示,2005年出品的260多部影片,80%以上都屬於中低成本影片,其中真正大規模進入院線的影片不到四分之一。

所以,他準備提前開啟大片時代,大浪淘沙之下,相信會有許多參差不齊的娛樂公司,會死被拍死在沙灘上。

這不,娛樂圈裡不乏訊息靈通的人,許多人都知道了盧德雙的計劃,叫罵有之,贊同也有之,不過對許多想要拍攝大製作的導演來說,絕對是一個好訊息。

這不,最先上門的不是別人,而是盧德雙的師叔程凱歌!

早在去年十一月的時候,程凱歌就開始籌備《無極》,不過人家背後站著中影,並不需要盧德雙投資,這也讓盧德雙狠狠的鬆了一口氣,畢竟誰不知道,《無極》就是個坑。

其實,《無極》之所以會不受當下人的喜愛,倒不是因為《無極》真的是爛片。

《無極》裡所有的問題都可以歸結於一個原因,即妄圖以低下的電影工業實力,去挑戰電影工業的頂級型別。

程凱歌無疑是一位極具才華的藝術家,做形式的大師。他對人性有著深刻的認識,在藝術電影領域這是優勢。所以自《黃土地》而始,他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直至《霸王別姬》加冕。但王冠同時也是枷鎖,他的藝術家氣質和商業型別片格格不入,《無極》就是這一矛盾的集中體現。

《無極》的人物、故事、思想核心都是東方式的。東方哲學不喜歡簡單的二元對立,人性是複雜的,善惡是模糊的,命運是殘酷的,掙扎是徒勞的。拋開魔幻的外殼來看,《無極》其實是一個挺現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