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他的龍袍肯定要重製,現在只是隨喜眾位,不能營中將領人手一套新衣過年,獨王爺沒有。
6滿倉和6滿屯是前代統領6雲的雙生兒子,這綿遠大營最開始就是6雲佔山為王而建,後來被趙承祖招安。十年前6雲去世,趙延昌便提拔6雲的大兒子為統領。
俞宛秋聞聲回頭,就見一位光頭黑臉漢子向自己抱拳,她腦海裡立刻反應出“魯智深”的大名,不知這位剃光頭是純粹圖涼快,還是有什麼講究。本想斂衽為禮,想到自己的身份,只是微笑頷道:“6將軍不必多禮。”
他弟弟6滿屯跟在後面說:“世子妃賜給他的那件衣服,他喜得什麼似的,說長這麼大還沒穿過這麼講究的衣服。”
“6將軍喜歡就好。”
為了籠絡這位統領綿遠大營十幾萬將士的6滿倉,俞宛秋可謂煞費苦心,那衣服上面的老虎是她親自畫出,再勞動紋繡費了三天功夫繡成的。紋繡很不樂意,一面繡一面鼓著嘴說:“有這功夫,可以給小郡主繡一套漂亮的裙子了。”
此刻見6滿倉那樣開心,俞宛秋也感到很欣慰。要籠絡人心,不見得非要賞賜很多東西,有時候,一件溫暖可心的衣服,勝過一堆金銀珠寶。6氏兄弟早年喪母,父親十年前也去世了,他們又沒家室,撇開統領的身份,其實就是兩個光棍,並沒有人精心為他們縫製衣衫。
靖蘭城這邊禮佛氣氛想當濃重,老百姓家的孩子,長到幾歲就送到寺院,剃光頭,穿僧衣。在廟裡修行。修行就得唸佛經,唸經就得先識字,所以到廟裡去,除了看到男女混雜誦經的場景,就是一個老和尚帶著一群小和尚識字的畫面。這裡的寺廟,客觀上起到了傳播文化的作用,相當於現在的公立學堂。平民子弟,家裡請不起教書先生,也讀不起私塾,就把孩子送進寺廟禮佛,幾年後還俗,便成了識文斷字的人。
不知道6氏兄弟小時候,是否離開營地去廟裡住過,從他們剃光頭和不娶親的行為,似乎有修行的痕跡。偏偏這樣的人,卻準備投身戰場大開殺戒,讓俞宛秋覺得有些費解。
等兩個人從王爺的病房回到自己的住處,現門上已經貼好了對聯,屋簷下還掛著幾盞紅燈籠,小福子和蘭姨迎出來說:“是一幫兵勇掛上去的,說這燈籠是他們自己扎的,扎得不好,請世子和世子妃勿要見笑。”
俞宛秋看著八盞新糊的燈籠。左邊是恭賀新禧,右邊是早生貴子,明顯不對稱,但配上笨笨的、大小圓扁不一的燈籠,卻出奇的和諧。
將近五百里的路,他們的車不敢卯足馬力,在路上用了兩天,到軍營的時候就已經是大年三十了,在王爺的病房逗留了小半個時辰,再回來休息了沒一會,王爺就派人傳他們過去吃年飯了。
軍營處處留有山大王的痕跡。大廳的匾額為聚義廳,裡面擺著幾排大圓桌,桌上水6俱陳,唯有正上方放了兩張條形案桌。
趙延昌今天精神還好,過門檻時趙佑熙要攙扶他也沒讓,進門後看了那案桌一眼就吩咐道:“撤下去,今日是團年飯,就是要團團圓圓的。”
又對俞宛秋說:“你也跟大夥兒坐一起,不用拘禮。”
“是”,俞宛秋欠身答應。
這頓年飯,從午時吃到申時末,一開始還以杯勸酒,到後來,索性抱起酒罈子“碰壇”,猜拳行令聲幾乎沒把屋頂震翻。
趙佑熙幾度停下杯箸問:“你還好吧?要是受不了吵鬧,我們可以先退席,你身體情況特殊,他們都能體諒的。”
“沒事,我喜歡熱鬧。”這是真話,俞宛秋自己不是愛鬧騰的人,可她喜歡置身在這種人語喧譁喜氣洋洋的場合,可以感染到別人的快樂,感受人群的溫暖。
她不過請人做了幾件衣服,那些將領們就一臉感激,紛紛過來敬酒。她以茶代酒,眾人卻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