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人滅自己社稷,毀自宗廟?此亙古所未聞者也!將來有何面目見成湯諸王於在天之靈哉?我見你身藏奇寶,可安天下,形象可定乾坤,當從吾言,可保自己天下,以誅無道周武,是為長策。”
就這麼簡簡單單幾句話,就讓殷郊啞口無言了。
見殷郊無言以對,申公豹成熱打鐵說,你還有一兄弟殷洪也剛剛下山,不若我們一起去尋他,你倆兄弟合計一番,看看吾所說的是否有理,再行商量如何行事。
殷郊一想,如此也好,且和弟弟商量一番,再作計教。
話說殷洪下山時的場景其實和之前的殷郊如出一轍。
赤精‘子生怕殷洪下山後就反悔,對其說:“徒兒,你執意下山報仇,吾也不阻攔你,但有一事,只是你有一件事制肘。”
殷洪問曰:“老師!弟子有何事制肘?”
赤精‘子:“你乃是紂王親子,你決不肯佐周。”
殷洪雙目圓瞪,咬牙切齒的說:“老師明鑑,弟子雖是紂王親子,但我與紂王有百世之仇,父不慈,子不孝,他自從納了妲己為妃,疏遠吾母,致使吾母死於非命,弟子時時飲恨,刻刻痛心,怎能得此機會,拿住紂王與妲己以報吾母沉冤,弟子雖死無恨。”
赤精‘子聽罷大悅:“你雖有此意,不可把念頭改了。”
殷洪也賭咒發誓說:“弟子若有他意,四肢俱成飛灰。”
一道驚雷炸開,天道立時響應。
如此一來,赤精‘子才放心的把八卦紫綬仙衣、陰陽鏡、水火鐸全都借給了殷洪,讓他下山去報仇。
結果剛剛下山的殷洪,頭一個碰見的就是故意前來尋他的殷郊和申公豹。
殷郊、殷洪兄弟倆一見面,俱是高興得痛哭流涕,訴說著這些年來的離別之苦。好半響,兩人才平復了心情。
殷洪對殷郊說:“大哥來得正是時候,且與我一道去西岐,助姜師傅伐紂。”
殷郊面有難色,不能言語。
一旁的申公豹見狀,知道殷郊為難,便主動站出來替他發話。
申公豹對殷洪言道:“你乃愚迷之人,執一己之見,不知大義,你乃成湯後裔,雖紂王無道,但也沒有子伐父之理。你何不思社稷為重,聽何人之言,忤逆滅親,為天下萬世之不肖,未有若殿下之甚者!你今助武王伐紂,倘有不測,一則宗廟被他人之所壞,社稷被他人之所有,日後將何顏相見你的祖宗哉。”
殷洪被申公豹一番話說得動心,低頭不語,默默不言。
殷郊也附和說:“弟弟,茲事體大,你我可要想清楚了,不然一失足成千古恨,到時候悔之晚矣!”
最終,殷郊、殷洪在申公豹的勸說下,齊齊倒戈,投向了殷商一邊。他倆隨即趕去蘇護大營,與之匯合,且沿途他們還收羅了不少人馬,能人異士頗多,有溫良、馬善、龐弘、劉甫、苟章、畢環等人。
殷郊、殷洪等人來到蘇護大營後,亮出了皇子身份,直言是豹申道友勸他倆來助大軍一臂之力。
蘇護連忙率領眾將前來參拜,又立刻上書朝廷,為兩位皇子正名。
有趣的是,當日蘇護依舊見不得那傳說中的豹申道友,還向殷郊、殷洪問曰:“不知豹申道友現在何處,為何沒有隨殿下一道前來。”
殷郊回曰:“豹道友去他處訪友去了,說是為大帥再尋些能人來助戰。”
蘇護心想:“我勒個乖乖,這個豹申道友還真是賣力,到處為自己拉人助陣,自己以後見了他可得好生謝過才是…!”
紂王接到奏報後,也是心有感概,想當初,若非東伯侯發動叛亂,焉能殃及幼小的殷郊和殷洪,就算那身死的姜皇后其實也多有無辜。紂王再一想自己並無別的子嗣,百年之後皇位要傳與誰人?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