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可能利用大唐士卒的速度,所創造出來的時間差,給對方造成一定數量上的損傷的。但是回紇的將領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大唐一方射出手中的弩箭的同時,自己一方計程車卒不但沒有出手,反倒有很多人選擇了躲避,這種懦弱的表現居然會出現在自己麾下計程車卒身上,這簡直比聽說一隻羊生出一隻牛來更讓他吃驚。要知道自己手下的這些個戰士,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兵,向來都是只要自己不釋出命令,他們既便是全部戰死沙場,也絕不會後對一步的精銳中的精銳。

此刻他們的表現,那裡還配的上“精銳”一詞,簡直就是一群膽小的土撥鼠。在喪失了唯一的一次可以將對方的進攻遏制住的機會以後,對方那可以在短時間內,連續不斷的發射出二十支弩箭,將使得自己一方徹底的進入到噩夢之中。此刻的他已經沒有時間和精力,再去為屬下的懦弱而憤怒。此刻他的內心深處充滿了對於戰敗的沮喪,以及即將為此而喪命不安。他怎麼也想不明白,為什麼前些日子還只是被動防禦的對方,為何會在一場大雪以後,變得如此的厲害。自己這支曾經在草原之上戰無不勝的隊伍,如今就如同掉入進狼群中的綿羊一般,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反抗能力。現在這個情形哪裡還是在作戰,分明就是單方面的屠殺。

一支弩箭迅速的在他的眼前變大,他甚至能夠看到箭尖上閃爍著的寒芒,甚至都不給他任何的躲避時間,便正中他的眉心。帶著對於戰敗的不甘與落寞,帶著對於這個美麗的世界的留戀,他睜大著雙眼向後倒去,彷彿要把他在這個世界上,看到的最後一眼的美麗,帶到另外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去。

回紇這支出來伐木部隊的最終滅亡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大唐軍隊無敵,而是由於這名主將的一系列指揮上的失誤,才導致了最終全部被殲的悽慘命運。如果他在最初要不是質疑東溫可汗的提醒,盲目的認為自己的部隊,完全可以與大唐部隊進行抗衡,而是在第一時間內率領部隊撤出樹林,並且迅速的向軍營方向靠攏,最終的結果只會是受到一部分的損失,卻不至於全軍覆沒。即便是他沒有在第一時間內下令撤退,也應該下令部隊集中到一起,並且在樹木的掩護下形成一個防禦圈,在原地進行抵禦的同時等待援軍的到來。而不是把士卒們分散開來,與對方進行一場叢林戰。這樣的結果雖然也會遭受到損失,但是同樣的不會全軍覆沒。而他最後一次所犯的錯誤,也就是直接導致全軍覆沒的錯誤,就是不應該把部隊集中到通道內進行原地抵抗。他似乎忘記了,他們所處的通道兩邊,並不是泥土所構成的牆壁,而是沒有任何掩護作用的雪所組成的。對方的弩箭可以輕而易舉的穿透雪牆,對他們造成致命的傷害。哪怕他當初下令讓手下計程車卒們,往軍營方面逃跑,對方都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將他們全殲。

但是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這麼多如果,全世界每天都會發生著眾多的戰事,如果有那麼多如果的話,這個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子,恐怕沒有人能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來的。

回紇軍營方面的反應還是非常迅速的,接到來自伐木隊的報警後,便迅速的派出一支近萬人的部隊來接應他們。但是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前後還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那名前往軍營報訊計程車卒,就成為了這支五千人的部隊中,唯一倖存計程車卒。

大唐的部隊並沒有著急離開,而是等到回紇前來支援的部隊快要到達以後,這才不慌不忙的轉身離開。如果不是在剛才的交戰過程之中,用光了隨身攜帶的弩箭,他們並不介意再給這些前來支援的回紇部隊,留下一點永生難忘的記憶。不過他們也並不著急,只要對方一日不解決掉,軍營之中必不可少的取暖用的木柴,他們就必定還要出來砍柴,屆時他們還有的是機會同對方交鋒。

前來支援的回紇將領和伐木隊的將領出自同一個部落,而且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