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隊戰術層出不窮,不到一個白天就有上百名兩軍斥候血染沙場,失蹤被擒者也多達好幾十人。但相對起來,單兵戰鬥力出色的曹軍斥候明顯要佔上風,傷亡被擒的數字也比袁紹軍明顯要小許多。
袁紹軍的斥候再是不濟也有一定斬獲,傷亡雖大好歹也給大袁三公抓來了七八名曹軍俘虜,但很可惜的是,這些曹軍俘虜沒有一個人知道曹老大下令撤退的真正原因,所以袁紹軍那怕是用盡了酷刑折磨這些倒黴斥候。也沒有弄清楚曹軍到底是為了什麼突然撤兵,更不知道盟友徐州軍隊已經打到了那裡,唯一隻知道曹老大隻是下令撤退到黃河渡口背水結營,並沒有頒佈渡河時間。
“這個陶應豎子,怎麼也不派一個信使來聯絡一下。起碼也得讓我知道你現在到了那裡吧?”不明敵情之下,大袁三公還罵起了不肖女婿對訊息傳遞工作的不夠重視,卻全然沒有替女婿考慮過現在要想快速傳遞訊息有多困難和危險。
與坐立不安的大袁三公不同,冀州軍目前最得力的兩大智囊沮授與崔琰就顯得要鎮定得多,一邊一再勸說大袁三公稍安勿躁,指出曹軍要想撤兵非一日之功,一邊不惜代價的派出斥候嚴密監視曹軍動靜,並一再要求斥候務必仔細清點曹軍炊煙數量,以免出了名奸詐的曹老大來一個暗渡陳倉,悄悄在夜間將軍隊撤過黃河。
當天傍晚的曹軍灶數當然與往常無異,都是大約六千餘灶,到了第二天清晨的大食之時,讓沮授與崔琰等人驚喜的事發生了,曹軍的灶火數量竟然銳減到了約五千灶,這也就是說,曹軍隊伍很可能在夜裡向南岸撤走了萬餘軍隊!同時讓沮授與崔琰警覺的是,曹軍隊伍明顯加大了對袁紹軍斥候的反偵察力度,于禁和李典兩員猛將親自率軍打擊自軍大營兩翼的袁紹軍斥候,使得袁軍斥候很難靠近曹軍兩翼的五里之內偵察,無法有效的確認曹軍目前的現有兵力。
又耐心等了一天時間,第三天上午,曹軍營中的炊煙數量果然又少了一千左右,心裡大概有了些底後,沮授和崔琰經過私下商議,這才來到大袁三公面前稟報此事。而大袁三公得知曹軍很可能已經偷偷撤走兩萬餘人後,也馬上就跳了起來,“那還楞著幹什麼?馬上升帳點兵,出兵去攻曹賊大營!”
“主公勿須焦急。”沮授與崔琰一起勸道:“曹賊多謀,光靠炊煙灶火數量,很難確定曹賊是否真在撤兵,臣下等一致認為,主公不妨一邊移師與高幹將軍會合,做好出戰準備,一邊再等一日,待到明日確認了曹軍灶火數量,然後再出擊不遲。”
末了,崔琰又很巧妙的勸道:“主公,我軍雖眾,但兗州卻太大,攻過黃河之後,我軍還需要分出大量的兵力去佔領兗州各郡各縣,現在就出擊即便獲勝,我軍傷亡也必然不小,再等一日我軍再出兵,便可將傷亡減到最小,也正合兵家各個擊破之理,還望主公慎重三思,再等一日,再等曹賊撤走一萬兵馬,我軍勝算更大。”
崔琰顯然比沮授會說話得多,沒說什麼曹軍雖少、精銳卻勝過袁紹軍之類的實話兼蠢話,所以大袁三公也馬上就點頭同意了崔琰與沮授的聯名建議,一邊誇獎崔琰和沮授的心細能幹,一邊下令自軍主力拔營起寨,南下去與高幹的隊伍會合,以便隨時發起進攻,沮授與崔琰則繼續親自監督斥候嚴密偵察曹軍動靜不提。
袁紹軍主力南下的訊息送抵倉亭渡口,曹老大狂笑大袁三公終於中計之餘,又飛快命令道:“令李典、于禁、樂進與夏侯惇四將各率三千兵馬,乘夜埋伏至我軍大營左右,以便明日決戰。再傳令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