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頁(第1/2頁)
章節報錯
沈溪:「……」
沈溪左右瞧瞧,耳尖紅紅:「誰給你說這個了,我說的是投壺!」
周渡回他道:「我說的也是投壺,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投壺也是由射箭演變出的。」
經周渡一提醒,沈溪回過味來,周渡別的不行,射箭的本事可是一等一,這投壺與射箭有異曲同工之妙,想必也不會差到哪兒去。
心下定了定神。
周渡再給他吃下一粒定心丸:「不中,也沒損失。」
也是,沈溪鬆了松眉,拋去對姜記的成見,他們就當來遊玩一趟好了。
見沈溪放鬆下來,周渡向守著投壺臺的姜記夥計走過去,向他問了問這投壺的規則。
普通的投壺,即把箭矢投進壺口裡就算成了,一箭一文,每人八箭。
稍難一點的投壺就比較講究技巧了,不中再是簡單的投進壺口裡,而是各有各的方式。
【倒中】得十兩,即箭頭朝上,箭尾落入壺中。
【倒耳】得十兩,即箭頭朝上,箭尾落入壺耳。
【貫耳】得十兩,即投中壺耳的小孔。
【依杆】得十兩,箭斜倚在壺耳處,不掉入壺底。
【浪壺】得十五兩,箭在壺口上旋轉了一下成依杆。
【龍首】得十五兩,依杆的一種,箭頭對準投壺者。
【龍尾】得十五兩,依杆的一種,箭羽對準投壺者。
【橫壺】得十五兩,箭橫躺在壺口的位置。
【全壺】以上全中,所得金額翻十倍。(注)
看著錢多,但也不是好掙的,規定的姿勢只能是站姿,不能有一點點傾斜,否則視為違規,而且壺瓶也擺得很遠,沒點力氣想投到壺口裡都難,何況是投出各種花樣,沒有一點投機取巧的可能行。
周渡弄清楚規則後,已經看到不少人從投壺臺上下來了,幾乎沒有一個中的。
沈溪緊張地捏了捏衣角,擔憂地在周渡耳旁問道:「能中一支嗎?」
畢竟這投壺不僅僅是比準投,跟射箭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這個問題問周渡就跟問他能不能行一樣,對他實力的嚴重不信任,周渡眉峰一挑,從那夥計手中接過八支箭矢,在手中掂了掂,甩給沈溪一句話:「等著。」
說罷,人就上了投壺臺。
此時投壺臺上已經圍滿了人,多加一個周渡好像也不怎麼顯眼,臺下一雙雙眼睛都把目光對準壺口,想看今天能掙到大錢的人是誰。
周渡走上臺挑了個沒人的角落,找了一隻壺,試了試手中箭矢的重量,眼睛全神貫注地落在壺瓶身上,搜尋著各種自己要落箭的目標。
這個距離對他還說還好,他射箭的時候比這更遠都有,唯一的缺點就是箭矢太輕,沒有重量,若要投中,手臂的力道一定要控制好。
在沒人關注周渡的時候,他呼吸沉穩,手臂暗暗運力,手上第一隻箭飛射而出,穩穩噹噹地落入了壺中,正是一隻【倒中】。
所有投壺規則裡,像這種比準頭的投擲方式對周渡來說是最簡單的,投中第一支箭找到力道後,他目不斜視,屏氣凝神,第二支,第三支箭都一一投中。
原本還沒什麼人關注他的,但在他投中這三支箭後,立馬就有人注意到了他身上,一時間不管是投壺臺的眾人還是投壺臺下的眾人,都向他發出喝菜聲。
「好,投得好!」
沈溪的目光自周渡上臺後就一直落在他身上,見他沒有任何失誤的投中三支箭即高興又緊張。
高興他連中三支,緊張他後面的難度越來越大,會中不了。
其他看客也是一樣,甚至投壺臺上的眾人都放下了手中的箭矢專心致志地看他投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