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態。若以天時中的旺、相之孤去攻打對方的休、囚、死之虛,則勝利幾乎可待。

所以,孟子所說的“天時”,就是“六甲孤虛法”在各種戰爭和外交中的運用!

明白

日月為明,日月是分開的,所以明的組詞有分明、亮明、挑明等。挑明就是一邊挑一個日一邊挑一個月,引申為分辨清楚明白之意。《易》曰:“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推衍清楚日月就會明白。明白什麼?當然是明白道,明白理,明白法,明白朮!道為源頭,理為根本,法為主幹,術為枝葉。人不明日月四時之交替,就不能辨是非、明事理。不明日月之規律,就不能悟透陰陽之道;不知陰陽之道,就不能通曉醫理、兵法……就不能盡人事。

()

因此,要想明白,就必須得研究清楚日月,弄懂日月。

日月合在一起為明,那麼日月是什麼呢?日月就是易。日月相推而生明,日月相推而生易,知易則明!甲骨文中“易”字的寫法就是日在上月在下。日有光,月才有光。日月有光,天地才有光。而月食之時,日月無光,天地同樣也無光。但是是真的無光了嗎?不是!這時的光全都在日月的內部,是一種“韜光養晦”的境界而已。

容易、知道、聰明

容易,並不是人們平時泛泛所指的謀事輕鬆而成的意思,這個詞也是載“道”的。此道即:掌握了萬事萬物之理,若運用易理之法則去處理事情,就一定會很輕鬆。這就是“容易”的真實本義,就是從字面上講也可以看出來,“容”就是包容、涵容,“易”就是《易經》的易,代表《易經》的運用法則。這兩個字組詞以後綜合起來的意思就是:涵容、掌握《易經》的應用法則,並以此法則來處理對待事情。

再如“知道”一詞,“知”是明白、通曉、瞭解的意思,“道”是道法自然的道。人們在說知道一詞時,只是理解其泛化的意義,並不真正理解道法自然的“道”是什麼;不能理解這個真正的道,就談不上真正的知道!如此泛化的用下去,文字就逐漸喪失了載道的功能。

再如“聰明”一詞。聰,則無所不聞;明,則無所不照——這才是“聰明”一詞的真實內涵。如今它的本意也被泛化了,僅僅是智力好這一概念的代言而已,並非真正的智慧。透過以上數點,我們應當明白什麼是“形而上者謂之道”——我們對文字泛化意的深入思考,以及超越文字其形,對其內在所藏真正道理的探究,就是“形而上者謂之道”。

頭頭是道

我們常常形容某人說話或寫文章頭頭是道,以喻其條理清晰,論辯暢達。但這個詞的原意卻比這要複雜得多,或者說,裡邊深藏了一種十分珍貴的傳統方法論。

一條狗之所以是一條狗,是因為我們把它喚作了狗。假如它最初的名字是貓,它就一直是貓了。所以,名字是不可信的,因為它是隨時可以變更的。這就涉及到哲學上的一個本體問題。羅素的《哲學問題》一本書都在講“桌子”這個詞,就是試圖弄清桌子的本體。但這要純粹從語言、從言說來論是說不清楚的,其結果必定歸為維特根斯坦“不可言說”的“沉默”。中國古人大概在這一點大概認識很早,所以要研究數與象,因而有《易》。但在實際生活中,人總離不開言說,於是,當說到某一物時,就先界定了從它真正的本意上說是虛假的,故名“假名安立”。也就是為了表述出事物的規律,必須要確立一個名稱,然後在此基礎上陳述和講解。

這個假名安立形象地說,就好比在一個人頭上再安裝一個頭一樣——頭上安頭,用這種方式來講道,就是“頭頭是道”。所以,“頭頭是道”並不是說所說的每一句話都很有道理,而是,它表述的是一種形而上的方法。

玄關

玄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