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元春相信,他一定明白自己的意思了。

只是他一個外男,此時除了這些,也說不了什麼。

該承諾的都承諾了,其餘就看馮一博這邊了。

元春不能在他身上再耽擱,這時就對王夫人道:

“兩位妹妹我都很喜歡,想要多親多近,以後母親若是進宮,可帶她們一起。”

每月十二,多是王夫人自己入宮。

偶爾老太君想去,也會走一趟。

實際上,進宮並未限制人數。

帶著幾個姐妹,也是可以的。

只不過大多妃嬪都不想節外生枝。

因此,像是潛規則一樣,

生母或是嫡親姐妹,進宮見面的居多。

此時有元春相邀,黛玉和寶釵進宮也不是不行。

“謹遵娘娘口諭!”

王夫人應了一聲,兩女也再次謝過。

後面還有很多親人未見,元春也不能再耽擱下去。

何況,她縱有千言萬語想問馮一博,現在也不是時候。

元春最後看了馮一博一眼,期望他之後別讓自己失望。

隨即意興闌珊的揮了揮手,自有小太監帶馮一博三人下去了。

雖不知元春之前的處境,但馮一博明白,今天她對自己如此示好。

定然不僅是為了感激木料的事。

想必用不了多久,就會知道答桉。

如今他官至五品,本也可請封一個誥命。

他又無母親在堂,自然是要給其中一房的正室。

如此以來,只能二選一。

本來馮一博的打算,要麼都不請封。

要麼從其他方面多給補償。

諸如金銀之類。

現在有了元春的保證,寶釵的誥命就算到手了。

如此以來,他只要請封大房。

將來兩房妻子就都有誥命。

而且最後元春還許了一個空頭承諾。

馮一博明白,這是暗示自己。

肯定是要辦些事才能兌現。

雖然還不知元春所求何事,馮一博卻想著要盡力幫手。

只寶釵的誥命,他就拿人手短了。

何況還有其他好處?

三人出來之後,馮一博順著原路回了前面。

兩姐妹目送他離開後,就往梨香院去了。

兩人到了院裡,卻沒急著去薛母正屋。

和妙玉、寶琴她們匯合。

寶釵安排丫鬟在外守著,就拉著黛玉去了她屋裡。

再無外人在身邊,黛玉就先忍不住笑嘻嘻的道:

“恭喜姐姐,得封誥命!”

寶釵生怕被人聽去,連忙抬手相阻,道:

“別胡說!”

說完還不放心的順著門縫往外看看。

見鶯兒和晴雯在門口守著,並未有別人。

“就是怕你胡謅,才帶你來這邊叮囑兩句。”

寶釵輕撫了幾下胸口,稍顯不滿的叮囑道:

“娘娘只說幫忙請封,你先別和人宣揚。”

黛玉明白她的心思,更知她向來周全。

可聞言卻忍不住笑了,問道:

“難道你想說,娘娘還請不下來?”

元春敢當面保證,必然是有把握的。

黛玉相信這事已是板上釘釘。

只是以寶釵的周全,肯定一天沒下旨,一天就不會往外說。

因此黛玉此問,就是在告訴寶釵,這事是可以說的。

寶釵知道她是什麼意思,卻不接她的茬。

“你這個牙尖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