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祭奠戊辰戰爭以後戰死的軍人,到現在這位大村的銅像還在靖國神社門外的廣場上立著呢。
10年後,“東京招魂社”改稱“靖國神社”。神社是日本神道的一種祭祀場所,稱呼各異,有神宮、大社和神社什麼的,全國到處都有。神社也分三六九等,最大的大哥大是“伊勢神宮”,其他的神社分為“官社”和“諸社”,前者與天皇有關或者是由國家出錢,叫“官幣”和“國幣”,再分大中小。這樣除“伊勢神宮”以外,神社裡面最大的是“官幣大社”,最小的就是“國幣小社”,至於後者的“諸社”,那就是野雞,瞎混著活。二次大戰以後麥克阿瑟來了,搞政教分離,把那一套全給廢除了。但現在大家還是喜歡扯那個蛋以表示“咱們先前酷”。
這個“靖國神社”在所謂官社裡面沒有歸到那幾類,而是一種特別的“勅祭社”,就是說別的不管只管辦喪事。但那年月沒有什麼福祿壽升官發財,就成天死人了,辦喪事的發財。日本從1869年戊辰戰爭結束以後幾乎就一直在打仗,從來沒斷過死人,所以這個靖國神社倒是呼風喚雨,要什麼有什麼了,在寸土寸金的東京也能弄到那麼大一塊地皮。
日本的治安挺好,平時看不到警察。可是一走進靖國神社,看到有大量的警車,到處都是全身戒備的警察。因為右翼組織的街頭宣傳車,簡稱“右街宣”成天在那兒鬧騰,警察就是來防止有人鬧事的。
所謂參拜靖國神社,就是從位於神殿右面的一個叫做“參集殿”的進口進去,裡面有上白下綠的神官來收“玉籤料”,就是香火錢,一般是1 000~10 000日元(打零工的工資基本上是800日元左右),再記上賬,這裡“記賬”的意思就是簽名。
一會有神官來帶路從參集殿的出口沿著大殿右面的邊廊入大殿,出參集殿之前先要淨手,邊廊的盡頭站著一位全白的神官,神官手裡拿了一根棍子,前面貼了不少白紙條,揮幾下算是驅邪,然後就左轉彎上正殿。
上了正殿以後,參拜客人在門檻外面面向裡面跪好(盤腿坐著也行),那位神官跪在門坎裡面,從懷裡摸出一張紙,拖著長腔朗朗念,不知道唸的是什麼。應該是祭文,想來總是一些“死了就算死了,沒死就算還活著”之類的廢話真理,也沒空看身後,你就是伸箇中指出來也沒人知道。
靖國神社的正殿裡面什麼都沒有,就大梁上掛著一面鏡子。日本神道不是偶像崇拜,這點挺邪門的,它供的神明無影無蹤,不知道什麼模樣,就一面鏡子。你要看看鏡子裡面有什麼,那就是你自己,所以弄到最後大家都是神了。
神官念完了祭文,從剛才的來路再折回去,剛才驅邪的地方,現在有一位神官給你一小杯日本清酒,喝完了整個儀式也就結束了,移動的距離不超過50米,時間大約5分鐘。
靖國神社就是這麼個東西(2)
這裡要糾正一個概念錯誤,有人老是以為靖國神社供奉著什麼牌位什麼的,那是一個誤解。日本神道的神社本身就沒有什麼牌位的概念,不能拿佛教的規矩去套。但靖國神社確實有一個戰死者的名單,戰前是從陸軍省、海軍省來,戰後從厚生省來。用毛筆謄寫在紙上,叫做“靈璽簿”,平時存放在一個叫做“靈璽簿奉安殿”的倉庫裡,就在正殿的後頭,所謂“進了靖國神社”的意思就是上了那本名單,而“移出靖國神社”的意思也就是從那本名單上把名字抹了。
那麼死者怎麼進靖國神社呢?
首先靖國神社自己無權決定誰有資格來誰沒有資格來,它是接受政府衙門的名單,就是說政府衙門開出名單給靖國神社,靖國神社再到那個“靈璽簿奉安殿”把名單謄到那個“靈璽簿”上去,就算是“合祀”了。戰前和戰時主管的政府衙門是陸軍省和海軍省,基層部隊打完一仗一點人頭,啊,缺了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