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秋從懷裡掏出鑰匙,試了幾次才開啟箱子上的銅鎖,揭開箱蓋,她的眼前閃過一道光亮,不是金銀財寶,而是美輪美奐的衣料。

作為一個草根穿越者,她對絲綢皮草之類的所知實在有限,遠不如在大戶人家當養娘的蘭姨。衣料一塊塊清出來,蘭姨一件件講解:“這是雲錦”,“這是明霞緞”,“這是茜影紗”,“這是水晶狸”,“這是貉子皮,不對,是猾子皮”……

衣料清點完,底下是一隻孔雀藍的匣子,長尺許,宛秋拿到手裡才看清四周居然鑲了一圈藍寶石。

用那串鑰匙中最小的一隻開匣子,居然打不開,用稍微大點的去試,才開了,原來裡面還躺著一隻更小的匣子。

匣子裡都是蠶豆大的粉色珍珠,宛秋有點小失望,還以為是多貴重的珠寶呢,結果只是珍珠。也許是現代社會里滿街都可看到真真假假的珍珠項鍊吧,她總覺得珍珠不怎麼值錢,蘭姨卻告訴她,這叫“南珠”,是從南洋的海里採來的,賣掉一顆就夠普通人家吃幾年了。

匣子下面壓著一疊銀票地契,先把銀票拿出來數了一下,整整十萬兩,另加兩張地契兩張房契。

對宛秋而言,這已經是鉅額財富了,蘭姨卻把匣子仔細檢查了一遍,然後皺著眉說:“怎麼只有這一點呢,老爺做了十幾年官,光是在南府那兩年也不只十萬兩啊。”

宛秋忍不住腹誹:原來我那便宜爹是個大貪官!難怪清朝有人作詩諷刺:“一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蘭姨對房契和地契也大大存疑,認為一共才四張實在太少了,還提起舊話:“太太臨終前給二老爺的可不只四張,我親眼看到的,那麼厚一疊。”

言下之意,沈娟把大部分家財都給了孃家,留給庶女的並不多。

要是宛秋是真正的俞宛秋,也許會有點想法。可她不是,她是來自現代身無分文的何小慧,她佔了人家的身體,還得了這麼多意外之財,已經喜出望外了。有了這些財產,再結合當時的物價水平,即使她們六個人坐吃一輩子也不會山空了。

之前所有的擔憂鬱悶一掃而光,宛秋摩拳擦掌地說:“把這些先收起來,然後喊她們進來打包行李,我明天就去向老太君辭行。”

二太太是當家主婦沒錯,但沈府中真正的權威是老太君,即便宛秋先跟二太太辭行,照樣要被領到老太君面前,因為這是大事,二太太根本不敢做主。

古代的人極重家族聲望,不管沈府的人暗地裡如何鄙棄宛秋,真要趕她出門又另當別論了。宛秋名義上是沈府的外孫女兒,又是尚未及笄的弱齡孤女,既然不遠千里投奔而來,說明外面再無別的親人。以偌大的威遠侯府,竟然容不下一個小孤女,讓人家流離失所,對素以惜老憐貧著稱的沈氏家族的聲望,以及幾位沈大人的官聲,都多多少少有些妨礙。

得難聽點,他們情願宛秋因為受不了閒言閒語而病死在沈府後園,也不願放她出去。宛秋若因病而死,他們可以好好安葬,還能落個義養孤女、善始善終的好名聲,就像當初死在山水園的那位孤老一樣。

——把人物稱謂做了一些調整,沈鶴夫妻是沈府第二代,故稱二老爺和二太太,因為沈府第三代中也有不少子弟成家立業了,他們的妻子才稱某奶奶——

16

第七章 因緣巧合

第七章因緣巧合

主意打定,宛秋第二天就去了老太君所居的樂壽堂。

威遠侯府佔地很廣,從後面的山水園到前院的樂壽堂要走好一會,而樂壽堂還只是居中的房子,屬於侯府主院西路三進房屋中的第三進。至於宛秋所住的地方根本不在主院範圍,屬於侯府的後花園。

西路第一進房屋住的是現任威遠侯沈鵬和他的妻妾子女;第二進的正房住著沈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