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有他的原因。袋子裡面還有兩篇比較長的文章———關於緬甸和撣邦的歷史。第一篇文章他已經在倫敦的工作室裡讀完了,他又繼續看第二篇。他覺得這篇文章有點兒嚇人,有那麼多陌生的姓名。現在他才記起凱瑟琳曾推薦他讀這篇文章,這是由安東尼?卡羅爾本人撰寫的。他自覺驚訝,為什麼沒早點兒想到,於是他把報告帶到床上去讀。看了開始的幾行之後,他明白了這篇文章如何不同於其他。

撣國民族總史以及撣邦叛亂時期的政治局勢

軍醫少校安東尼?卡羅爾呈送

湄倫,撣邦南部

(作戰辦公室附上:請注意,本報告之內容可能有變。我們建議所有相關團體密切關注報告的修正版本。)

I.撣國總史

如果有人問緬甸人關於緬甸的問題,也許他會先向你描述那格-利因,四個住在地下的巨人。可悲的是,官方備忘錄中沒有記載這些複雜的描述。不去簡單瞭解一下他們家鄉的地貌,就無法瞭解撣國的歷史。目前所謂的“撣邦”地區,由一片廣闊的高原組成,在伊洛瓦底江佈滿塵埃的中央谷地上向東展開。它是一片廣袤無垠、鬱鬱蔥蔥的極樂地,北臨中國雲南,東臨暹羅。數條洶湧的河流切斷了高原,蜿蜒向南流去,猶如喜馬拉雅龍的尾巴。其中最大的河屬薩爾溫江。地理對歷史的重要性(因而對目前的政治局勢也產生了影響)體現在撣族和高原其他部落的親密關係上,以及他們和低地緬甸人的孤立隔絕。這裡,我要把兩個人們時常混淆的術語解釋一下:“Burman”指撣邦這一群體,“Burmese”則用來形容緬甸王國和政府。儘管這兩個單詞經常互換使用,但它們的區別不該被忽視。請記住,所有緬甸國王都有非緬甸的子民,包括撣邦人、克欽邦人、克倫邦人。每個邦雖然都在“緬甸”境內,但它們擁有自己的王國。今天,雖然這些部落因為內部分裂而備受折磨,但他們痛恨被其他部落統治的思想仍未改變。撣邦對英國統治的反抗,在對緬甸國王的反抗中已初現端倪。

調琴師 第五章(3)

撣國人,稱他們自己為泰人或傣人,和他們的東鄰暹羅、寮國擁有共同的歷史遺產。撣國人堅信,他們祖先的家鄉在中國南部。儘管一些學者質疑這點,卻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在十二世紀晚期,也就是蒙古人南下的時候,泰人(傣人)已經建立了無數的王國。其中包括虛構的雲南王國西雙版納———西雙版納的意思是“萬畝水田的王國”,及古時暹羅首都素可泰等。而且,對此報告主題更重要的是,有兩個王國在今天的緬甸境內:北方的太茂王國,以及曼德勒附近的阿瓦王國。事實上這些王國權力很大。撣國統領大部分緬甸領土長達三個世紀,但是從十三世紀初緬甸著名的首都蒲甘城衰落(蒲甘城裡飽受風吹雨打的寺廟仍舊孤零零地矗立在伊洛瓦底江岸邊),到1555年,緬甸勃固邦興起,在阿瓦將撣人擊敗,撣人長達三個世紀的統治結束了,緬甸逐漸演變為現在的王國。

1555年阿瓦王國衰敗以及1604年太茂王國遭受挫敗之後,撣國破裂成一些小的公國,宛如一個曾經光豔無比的瓷花瓶破裂的碎片。直到今天,這種分裂都是撣邦的標誌。儘管內部不統一,但撣人還是能時不時團結起來,反抗他們共同的緬甸敵人。最為顯著的證明,就是1564年新盛那場為眾人支援的反抗。而最近的證明,則是撣邦北部的新威城,一個受人歡迎的首領被處決之後的那場叛亂。雖然這些事件已成為過去,但它們的重要性不可小覷。因為在戰爭年代,一旦這些傳奇故事在高原上傳播起來,就好像燃燒在貧瘠乾旱土地上的火焰一般,隨著營地的煙火冉冉升起,不斷被傳述。長輩們把這些故事講給圍坐成一圈的孩子們聽,聽得他們都睜大眼睛。

分裂導致了獨特政治結構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