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步戰、負重、兵法四項。

凡參加武舉之人,一概由官府安排住宿,來回的盤纏,也一應報銷。

原以為會人山人海,卻不料武舉當日,也就區區三百多人,看熱鬧的卻有四五千人……

而這三百多人中一半來自尚武堂,另一半則來自青州、徐州,

“豫揚二州或投江東或投荊襄,兗州有才幹者早已投入我軍之中,冀州戰亂多年,人口凋零,唯有青徐二州還有些人物。”崔宏解釋道。

李躍點點頭,敢來的,都是有一定自信之人。

騎戰很簡單,就是考驗馬術、騎射、長槊三項,一個衝鋒就能看出來。

步戰則考驗弓弩、刀劍、拳腳,排兵佈陣,長矛、負重行軍等等,反而麻煩一些。

第一天李躍還饒有興趣,不過第二天就感覺有些枯燥,上過戰場之人,再看這些東西,就覺得索然無味了。

刀矛耍的再利索,真上了戰場,還是兩說。

到了第三天,文舉中試者出來了,三十二人。

李躍忙著選前三甲。

劉群、辛粲兩人的水平絕對足夠了,崔瑾則是起個監督作用。

李躍掃了一眼名單,房默、房曠、郝略、崔逞、韓胤、田勰等王猛招攬的關東名士赫然在列。

這些人跟著王猛足以飛黃騰達,卻還來參加科舉,就已經能看出他們公正的品行。

而今年的策論恰好是關於治理地方的。

每個人都答的頭頭是道,頗有可取之處。

不過,李躍在這些人中居然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韓緒。

京縣令韓緒,也算是自己的一批支持者。

這幾年戎馬生涯,居然忘記了這位故人,李躍一陣汗顏,“京縣這幾年政績如何?”

劉群道:“豫州之最,人口較去年增長三倍,百姓安居樂業,上繳的糧賦也是豫州最多的一縣。”

“此人定為狀元如何?”

“此人文采平平無奇,策論也並無新意,似乎略有不妥。”崔宏拿起卷子看了一陣。

李躍笑道:“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文采跟治民有甚關係?江東會寫錦繡文章的大有人在,卻有幾人為國為民?”

有品行,有能力,愛民如子,關鍵還出身寒門,足夠了。

“殿下所言甚是。”劉群微一點頭。

“那就這麼定了。”

“殿下,校武場……出事了。”親衛前來稟報。

“出了何事?”看他一臉驚慌,李躍還以為有人造反了。

“有一人能與魏將軍斗的旗鼓相當。”

“哦?”李躍興趣也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