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城非常大。

百姓遷走後,城中更顯得空曠曠的。

魏國夫人董氏多次請求搬出皇宮,但李躍沒有同意。

有銅雀、冰井、金虎三臺足夠處理公務。

當年石勒攻打鄴城,劉演、謝胥、田青、郎牧等乞活軍憑藉三臺與石虎大戰,抵擋多日。

石虎即位,又擴修了一番,內設馬廄、武庫、糧倉,臺下有密道連線水門通往城外的漳水,三臺中的冰井臺下曾儲存大量冰塊、煤炭、米粟、食鹽、胡椒。

從地勢上看,三臺居高臨下俯視河北大地,本身就是一座軍事要塞。

這樣的地方,肯定不能錯過。

搬進皇宮意味著與士卒隔離,與部下分開,一頭扎進女人堆裡,周圍群狼環伺,內部也並非鐵板一塊,李躍不敢有絲毫懈怠。

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也全都搬進金鳳台中。

中軍大營設於銅雀園,一旦有戰事,騎兵可以直接從廄門殺出,步卒從西南面的金明門出戰。

除此之外,李躍還將尚武堂、講武堂也搬了進來。

士卒的家眷則安置在內城之中,幾家或幾十家合住一座羯趙權貴們遺留下來的大宅院。

冉閔襄國慘敗,覆滅的不僅是十萬精銳,國中人物亦歿於陣中,劉群、崔瑾、申鍾、條攸等人重新搭建官僚體系。

魏晉時期,三省六部已經發展完善,一直沿用到後世。

“遍覽魏晉之失,皆在九品官人法,賢者不能入朝,庸者佔據高位,此法不可再用,今後錄用官吏,先考其才幹,後試其德行。”

即位梁公的第一次大朝,李躍直接廢除傳統的九品官人法。

從江東士族們的表現就可以看出九品官人法選出來的都是些什麼人,而江東在九品官人法裡面越走越遠。

“梁公是說董仲舒考試之法?”劉群眼睛一眨,便知道李躍的用意。

西漢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有記:考試之法,大者緩,小者急;貴者舒,而賤者促……前後三考而黜陟,命之曰計。

分科舉人,考試進用,正是西漢最早出現,有秀才(茂才)、明經、明法、賢良方正、孝廉多個科目。

所以後世也有人認為科舉最早出現在漢朝。

不過曇花一現,東漢士族豪強茁壯成長,壟斷了選拔之權。

“正是,此法名為科舉。”李躍掃了一眼眾人。

永嘉之亂,衣冠南渡,魏晉的大士族們紛紛逃往江東,北國士族正是虛弱之時,這個時候不在源頭上遏制他們,只怕東漢魏晉的弊病會捲土重來。

而地方上的豪強,心思全在自家的一畝三分地上,沒空管朝堂上發生了什麼。

科舉雖然不是萬能的,但至少給了寒門庶族一絲機會。

歷史上嘗試科舉的,恰恰是十六國之後穩定下來的南北朝,北魏、北齊、南朝齊都在嘗試科舉,直至隋煬帝發展成型。

設科舉是李躍的第一步,為尚武堂、講武堂鋪平道路。

“此法……於國有益,天下大亂,正是不拘一格用人之際。”劉群臉色平靜。

其他的申鍾、條攸、聶熊、籍羆等人都算不上大士族,更不會反對。

亂世有亂世的規則。

即便採取科舉之法,士族豪強依舊佔有巨大的優勢,這年頭能讀書習字的,有幾人不是士族豪強,在他們眼中,換湯不換藥而已,自然不會跟聲威正盛的李躍起爭端。

沒有李躍的默許,他們這些司空、侍中的位置都將不存在。

所以這只是一場利益交換而已,能立足此間者,自然沒有一個蠢人。

科舉之議也就這麼定下了。

朝議之後,李躍與崔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