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一定機會的。

而在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契機之前,朱影龍要做到是一方面拖住後金再一次發動對察哈爾蒙古征伐的時間,另外一方面要督促林丹汗整軍備戰,還有儘量的讓更少的蒙古部落參與到兩方的大戰中,或者保持中立,尤其是蘇布地和白彥,後金出兵察哈爾蒙古,他們兩個對林丹汗恨之入骨,肯定是落井下石,狠狠的踩上一腳的。

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大明這一次註定要扮演一個不光彩的角 色!

有些事情都不可能想做就做的,雖然現在已經定下要對蒙古“立 威”的計劃,而且是拿那個白彥臺吉開刀,而且必須在後金髮動對察哈爾蒙古戰爭之前,時間雖然緊迫,但計劃只能一步一步的來,沒有十分的把握,朱影龍是不會進行這個計劃的,他甚至想把這個計劃延後。

為此朱影龍做了兩手準備,第一手就是如果“立威”的計劃可以施行,且可震懾蒙古各部,不讓其投向後金的懷抱,那麼就需要拖住後金發動戰爭的步伐,不過這樣一來,大明將會提前介入蒙古與後金的戰 爭,還有可能引發全面的大戰,當然只要不在大明國土上打,全當是實戰練兵,這一點到不怕,第二手呢,“立威”計劃不能施行之時,就要迫使林丹汗認清形勢,還要後金與林丹汗大戰的時候,白彥和蘇布地兩部保持中立,但是這樣朱影龍就非常擔心林丹汗的戰鬥力了,在沒有任何援軍之下,林丹汗會不會像歷史上的那樣,敗走青海呢?

這兩手讓朱影龍頭疼不已,換做是以前的天啟帝,蒙古和後金他們狗咬狗好了,關大明什麼事情?何須如此煩惱?

但是這場戰爭關係到蒙古是否走向衰落,而後金能否征服漠南蒙 古,成為關外第一強國的野心**,朱影龍又怎麼會允許後金變得越來越強大呢?

也許並非“破壞聯姻”這一條方向,蘇布地嚮明,白彥則向後金,如果從這兩條關係入手,會不會拉大兩部的分歧裂痕,最終導致兩部決裂的呢,而這樣的結果對大明更為有利,那就是蘇布地以後就更加依靠大明瞭。

“哎呀,朕怎麼這麼笨呀,可以雙管齊下嘛!”朱影龍暗責一聲 道。

於是他下詔令讓劉宗周和周文元一同前來御書房,給兩人下達了命令,一是,全面破壞蘇布地部與白彥部接下來聯姻,能破壞多少就破壞多少,但重點在一些比較重要的人物身上,比如部落的頭領的子女身 上,儘量的把禍水引到林丹汗的身上,加重他們之間的對立對大明來說只有好處,第二,全面拉攏蘇布地和額璘臣部,從政治到軍事,經濟上的大範圍的合作,逐步的疏遠白彥,令其對蘇布地產生嫌隙,直到將這兩部都綁在大明的戰車上;第三鼓勵移民,不管是大民移民蒙古還是蒙古移民大明外交部都在今後相當一段長的時間內開綠燈,同時引導更多的商人去這兩部貿易,孤立白彥部。

這三條命令的釋出和實施對蒙古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特別是第三條,雖然暫時只是對鄂爾多斯蒙古和原兀哈良三衛蒙古開放,但民族融合的趨勢因此而形成,一些小的部落既不滿與林丹汗的殘暴統治,又不願與後金有任何瓜葛,最好的辦法就是託庇與大明,移民政策的放 開,這些小部落欣喜若狂,同時也讓額璘臣和蘇布地的實力有所增長。

第二十二卷:金蒙之戰之第三章:皇帝萬壽(三)

理完這件事,接下來朱影龍的關注的是西班牙與荷蘭 暗鬥,做生意講究強強聯手,但國與國之間卻不能套用這個,荷蘭想把西班牙擠出東亞的生存空間,獨霸與日本和大明的貿易,這顯而易見 的,但是大明卻不可能只跟荷蘭一個歐洲國家貿易,尤其大明也需要走出去,不然的話,大頭總是讓別人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