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院門守候的靜玉忙緊步前來,合什道:“主持有何吩咐?”
寒鏡面無表情道:“石施主已為我複診過,你便從庫中拿兩貫錢給石施主算做診金,再送石施主回去。”
這位風流主持還真夠意思,每次自己來時,都不忘付錢。
石韋忙道:“只是舉手之勞而已,小生豈敢問師太要診金,這些錢權當敬獻佛祖了。”
“阿彌陀佛,石施主也要生活,些許診金算不得什麼,施主就收下吧。”寒鏡轉身之際,悄悄的向他送去一泓秋波。
石韋會意,也就不再裝那偽君子推辭,也雙手合什道:“恭敬不如從命,那小生就謝過師太了。”
別過寒鏡,石韋離了念慈堂徑直回醫館。
此時的樊佩蘭,尚在為丁香之事煩心,欲待和他再商量一下,如何來應付此事,石韋卻讓她不必再操心,這件事他已有解決之策。
樊佩蘭自然是驚喜不已,一再的追問石韋有何良策,石韋卻想賣個關子,只是笑而語,聲稱過不多時便見分曉。
………………………………
兩日後的清晨,雞鳴三遍,平安堂照常開門做生意。
約莫著日上三竿之時,館內忽然來了一名女子,說是縣令辛縣府上丫環,聲稱是奉了縣令夫人溫氏之命,前來請石郎中去往府上一趟。
“溫夫人?”樊佩蘭不禁面露疑惑。
“請姑娘且候片刻,容我稍適準備一下。”
石韋卻似早有預料,一點都不感到奇怪,便讓師孃樊氏趕緊準備一下藥箱之類出診用物。
樊佩蘭將石韋拉向一旁,低聲問道:“遠志,這縣令夫人突然請你前去,也不知是打得什麼主意,莫非是那馬勃搞的什麼鬼?”
石韋笑道:“師孃放心,我自有分寸,你且將平安堂歇業一天,我去去就回。”
當下石韋便收拾好出診之物,被忐忑不安的樊佩蘭送出門去,隨著那丫環徑往縣令府去。
這縣令的官雖不大,但在這當塗縣卻也是一方土皇帝,諾大的一座府院建得是寬敞華麗,什麼亭臺樓閣,假山池塘的樣樣不少,想來不知剝了多少民脂民膏。
石韋入得府中,跟著那丫環七拐八拐,走了好一會才來到一處精緻的臨池小閣,那丫環走到門外道:“啟稟夫人,平安堂的石郎中已請來了。”
“請他進來吧。”閣中傳出一個生冷的女人聲音。
丫環引著石韋進入閣中,轉過屏風,只見一名婦人躺在床上,紗幔遮掩,看不太清楚婦人的面容。
“你就是寒鏡主持所說的那位石郎中?”這位溫夫人上上下下打打量了石韋一番,和所有初次見面的人一樣,對這眼前年輕郎中充滿了懷疑。
石韋將藥箱放下,拱手坦然道:“正是在下。”
這位縣令夫人對石韋不甚瞭解,但石韋對她卻已瞭如指掌。
這溫氏的父親是朝官,地位雖非顯赫,但也頗有些權勢。
當年那辛夷只是一名小吏,幸得娶了溫氏,依靠岳父的裙帶關係,才很快的升為了當塗縣令。
溫氏性情潑辣,又因出身名門,故是把個辛縣令管得服服帖帖,平時百依百順不說,連個小妾都不敢娶。
這辛夷也夠倒黴的,家中有河東獅,葷腥沾不著,更鬱悶的是這溫氏偏偏不爭氣,嫁給辛夷多年都不能生下一男半女。
溫氏雖然在家中驕橫,但心下卻也十分焦急,只是暗中問了不少名醫都無濟於事,萬般無奈之下,便經常去往念慈庵燒香拜佛,把求子的希望寄託在了佛祖保佑上。
寒鏡身為辛夷的表親,又是念慈庵的主持,對於溫氏的苦衷自然清楚,所以前幾天溫氏來敬香之時,她便藉機向其推薦了石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