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一百克。將米炒焦,加水煮作粥,可任意食用。健脾

祛溼。主治脾虛洩瀉,消化不良,水瀉或稀便日達數次,不思飲食症。

出處:民間驗方。

28。蓮薏粥:白蓮肉三十克,薏苡仁三十克,粳米五十克。將白蓮肉泡去

皮,與另二味加水煮作粥,分數次溫食。健脾祛溼。主治脾虛洩瀉,大便清

稀,津液虧耗,口渴欲飲等症。

29。荔枝粥:幹荔枝肉五十克,山藥、蓮子各十克。將幹荔枝肉、山藥、

蓮子搗碎,加水適量,煎煮至軟爛時,再加淘淨的大米適量,煮成稀粥。每

晚食用。溫腎健脾,固腸止瀉。主治五更瀉(症見黎明之前,腹痛腸鳴,腹

瀉則安,形寒肢冷,腰膝痠軟,舌淡苔白,脈沉細)。

30。大棗糯米粥:大棗十五克,糯米六十克。將大棗浸泡一小時,與糯米

同煮為粥,早晚食之。安中養脾、補胃益氣。主治脾胃虛弱型慢性胃腸炎。

禁忌:痰溼較重者不宜用。

()好看的txt電子書

31。茯苓粉粥:茯苓粉、大米各適量。將其同煮成粥,可供早晚餐食。利

水祛溼,補益脾胃,寧心安神。主治由脾胃虛弱而致的神倦食少,腹脹腸鳴,

大便溏瀉,痰飲眩悸,神經衰弱等病症。

32。山藥羊肉粥:羊肉二百五十克,鮮山藥五百克。用羊肉、鮮山藥,煮

爛入糯米,加水適量熬成粥,每日早晚服食。具有補脾止瀉,補氣暖胃的功

效。

33。人參粳米粥:人參五克(或黨參十五克)粳米一百克。用二者同煮粥,

加冰糖少量,早晚服用。益元氣,止洩瀉。主治脾胃虛弱型慢性胃腸炎。

禁忌:陰虛陽元,火鬱內熱諸症忌用。

34。番石榴末:未成熟的番石榴數個。曬乾研末。每次十克,用酒送服,

每日服二次。具有祛寒、健脾、止瀉作用。主治寒瀉、瀉出清水。口淡唇白。

出處:民間驗方。

35。石榴茶:石榴皮五克。將其碾為末,水煎代茶飲。澀腸止瀉。主治久

痢不愈,因脾腎陽虛所致經常洩瀉,神疲乏力,面色蒼白。

出處:民間驗方。

36。二花茶:紅茶十克,玫瑰花六克,銀花十克,甘草六克,黃連六克。

加水煎取汁頓服。清熱解毒,行氣止痛。固腸止洩。主治急慢性腸炎,下痢,

洩瀉。

出處:民間驗方。

37。乾薑車前子飲:乾薑三克,炒車前子十克。將乾薑、車前子共研末,

加紅糖一匙,滾水沖服。每次一杯。若煎煮服,用乾薑六克,炒車前子三十

克,治|乳白色水瀉尤佳。具有溫中止瀉功效。主治急性腹瀉。對脾胃虛寒,

腸鳴腹痛,大便清稀無臭的洩瀉有良效。

注意:瀉止停服,不可久服。

38。乾白蓮肉二十克,米湯或開水二百毫升。將蓮肉研末,加米湯或開水

煮成一百五十毫升,加白糖少許,每日眼三次,每次五十毫升。

39。雞蛋一個,白果仁二個。將白果仁碾成細粉,納入雞蛋內,再將雞蛋

用小火燒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