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但是,利久科夫最感棘手的,是要克服軍官中間,這群“烏合之眾”中間的生疏感。軍隊就象一個包含許多大家庭的綜合體,團、營、連都是大家庭,這些家庭中的成員幾乎都彼此瞭解,彼此信賴。如果這種“家庭”投入戰鬥,大家就能擰成一股勁,團結互助。可是現在。突然從這些“家庭”中抽調出人員,同“陌生的”分隊混編,交給他們完全出乎意料的任務,許多人對這項任務的意義暫時還不理解,但又明白。這項任務極端危險,許多人會有去無回。
利久科夫必須到森林中的各個角落去遊說,設法向人們簡明扼要地講明道理,再向軍官們下達命令。使他們瞭解執行這個任務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而最主要的。是使大家絕對信賴他利久科夫上校,相信他也會信賴大家。他向大家開誠佈公,說明任務的危險和艱鉅,爾後居然又以神奇莫測的手段,拆去他和大家之間的藩籬,他以他樸實的信念打消了大家的疑慮。他感到歡欣鼓舞,每一個歸他指揮的人,現已明白,這次戰鬥是戰士的殊榮,因為此戰將是一場關鍵性的戰鬥,將決定這場戰爭的未來,名垂青史遠勝過生命的存亡。這是戰士視死如歸的偉大情感,他們知道,即使他死於彈丸和飛來的彈片之下,即使他默無聲息地倒下去,他的戰友也會在司令部發出陣亡通知書之前,寫信告訴他的家裡,說這個家庭的養家人,或未來的養家人已不在人世,說他在保衛祖國的戰鬥中,已長眠在斯摩稜斯克的土地上了。
他辦到了。利久科夫是個出類拔萃的人物,他十分了解人的心曲,他通曉幾門外語,他善於以熱情而含蓄的語言,以簡練的手勢,以淺顯易懂的道理,說服聽他講話的人,使他們如身臨其境,看清前線形勢,他善於剖析,使大家相信,不僅極端必要,而且可以扭轉頹勢,而凡是為此貢獻力量的人,一定能得到應有的褒獎。
利久科夫不是一個聲嘶力竭的演說家,但是他能毫不費力地開啟人的心扉。他總能找得到說得出別有洞天的話語。
有一個問題:是在炮火準備以後發起進攻,還是從行性問突然出擊。但是,無法達成突然性了。天已大亮,人們經過長途跋涉,艱苦轉移,喘息未定,體力還沒得到恢復。前面有三公里大的開闊地。必須一鼓作氣,才能透過……恐怕辦不至嘰華軍會把所有的人消滅在第聶伯河接近地上。
利久科夫上校在森林旁邊雜草叢生的小樹林中選好射擊陣地,決定實施炮火準備。這樣的時刻終於等到了,陽光染紅了第聶伯河的波浪,索洛維耶沃村經過轟炸和炮擊,摧毀近半,它那滿目瘡痍、悽慘可憐的景象,透過光學儀器看得清清楚楚。現在,華軍胸牆朝東的新掘塹壕和一些機槍架設部位,已經畫到了炮兵標圖板上,對準這些目標的射擊諸元,也已計算完畢。此時,在步兵中編成了善於游水的小分隊,因為第聶伯河上的舟橋渡口,已被破壞。一切準備就緒。
一聲令下,幾十門火炮揚起炮口,噴出火焰。就象衝破烏雲、火舌狂舞般的無數雷電一樣,以橫掃一切之勢,何第聶伯河西岸轟擊。
炮口瞄準索洛維耶沃村附近的各目標,轟擊了一個多小時。村莊的四周升起了一道硝煙瀰漫的圍樟。利久科夫上校認為時機已到,他發出命令,訊號彈騰上天空。全線開始出擊。
在索洛維耶沃村內,華軍透過第聶伯河沿岸柳叢間的縫隙,看清蜂擁而來的衝擊部隊,立即開始射擊。此時,離第聶伯河只有200米了。而機槍。迫擊炮。部分火炮以及成群的衝鋒槍手的火力猛烈射擊。在華軍槍彈密集,彈片飛濺之下,蘇軍進攻部隊的傷亡越來越多。在幾千名蘇軍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