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兩次成功的登月行動、世界上最先進的重型運載火箭一級芯級火箭回收技術、大型離子推進器技術。。。。。。
這些技術都代表著人類航天技術的未來,也是唐風敢展開載人火星探索計劃的根本底氣所在。
火星飛船因為採用了最先進的大型離子推進器技術,所以從地球往返火星一個來回,需要的燃料只有十幾噸而已,兩個專門的燃料儲備艙的其中任何一個,都足以盛放下這些燃料了。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能讓火星飛船節省下大量的空間,讓宇航員可以在火星飛船上舒適的生活,以應對往返長達幾個月甚至一年的漫長時光。
按照施密茨博士的推算,如果火星飛船採用以前那種900毫米口徑的離子推進器的話,從地球飛往火星完全不必走曲線路線,依靠著900毫米口徑等級的離子推進器,從地球到火星單程只需要大約105天的時間,也就是三個半月。
這個速度已經比當年的勇氣號所用的七個月的時間節省了一半,算是相當可觀的了。
要知道太空旅程,尤其是長距離的載人太空旅程,需要最多的就是維生物資了,無論是氧氣、水還是吃的等東西,維生物資是最佔據飛船內部空間的了。而如果這種載人旅程能夠縮短一半,其好處不言而喻。
後來,當這種1800毫米口徑級別的離子推進器研發成功之後,施密茨博士曾經推算過,如果採用這種大型離子推進器作為主動力的話,火星飛船從地球到火星的單程時間甚至可以縮短到六十天左右。
當然,這些都是透過技術在計算機上進行推算出來的,這種新型離子推進器的功效到底如何,還需要在太空中進行真正的實驗。
只可惜,地球到月球的距離太短了,這種新型離子推進器的功效還沒有真正展露,月球就已經近在咫尺了,這麼短的距離,根本就讓這種新型離子推進器施展不開啊。。。。。。
第九二一章速度
遠在三十多萬公里之外的貝兒公主島航天中心地面控制中心的施密茨博士,也對這個結果有些無奈。
目前人類研發出來的離子推進器,推力可是很弱的,當年“深空1號”探測器上用的那種300毫米口徑級別的推進器,其真空推力只能在地球上推動一張32K紙。而火星飛船上所使用的這種新型離子推進器雖然在推力上比當年“深空1號”探測器所使用的那種推進器的推力要大了幾百倍,但其推力依然是相當弱小的。
因此,採用這種離子推進器的飛船,是需要進行長時間和長距離的加速,才可以把飛船的速度提升到預定速度的。就像火星飛船,其上面的那三臺離子推進器,要想把乾重超過六百噸、滿載超過千噸的火星飛船加速到預定速度,最起碼需要長達四五天、幾百萬公里的距離才可以。
從地球到月球,不過才37。5萬公里,這點距離根本就不足以讓這三臺大型離子推進器把火星飛船加速到預定速度。
不過,這次測試,到是把這三臺推進器的真正真空推力測試出來了。根據這三臺離子推進器的表現,經過計算,滿負荷的火星飛船,在這三臺離子推進器的推進下,每天可以把火星飛船增加超過5000公里/小時的時速。
相比起來,這種1800毫米口徑級別的離子推進器,要比當年“深空1號”所使用的那種300毫米級別的離子推進器強大了無數倍。
當年“深空1號”探測器所使用的那種300毫米口徑級別的離子推進器,只能讓深空一號每天增加32公里/小時的時速,而小傢伙連續工作三百天的時間,才能把深空一號的速度提升到9700公里/小時的時速。而“深空1號”最終用了整整二十個月的時間,才讓它的速度達到12700公里/小時的時速。
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