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晝在千方百計的支援著德國,可以預見,隨著中國人對德國好感日盛,中國捲入戰爭與德國結盟只是遲早發生的事情,現在我們要麼下定決心和中國人決裂,要麼就要提前做好準備!”

“準備?什備樣的準備!”

丘吉爾看著說話的國務部長畢佛布魯克,還有什麼可以準備的嗎?即便是最無知的人也知道。大英帝國現在不可能保護的亞州,如果中國真的向英國宣戰,恐怕英國只能坐視著他們佔領整個亞洲,而無能為力。

“首相先生,我說的準備並不是說調動軍隊到亞洲,有時候其它的武器往往比軍隊更為有利,我們並不願意同中國進行一場戰爭不是嗎?”

看著有些迷惑的首相和其它,畢佛布魯克揣起茶杯喝了一口紅茶,或許外界的轟炸正為激烈,但是下午茶總歸還是要喝的。

“中國人的軟肋。我們要做的就是抓住他們的軟肋給予狠狠的一擊

在中國問題上的無能為力早已經讓丘吉爾有些惱羞成怒,中國什麼時候有軟肋暴露給了英國,或者說英國有能力抓住他們的軟肋!

“資源!首相先生,中國和其它大國不同,他們的人口眾多,使得他們為滿足國民的需求,不得不建立一個龐大的工業生產體系。但是國內相對匿乏的資源卻限制了他們的發展,正因為如此。在上一次戰爭結束之前,中國的企業家們就不斷的在非州、美洲投、澳大利亞投資鐵礦、銅礦以及其它礦藏,海外資源幾乎是中國工業的命脈,今年上半年,中國生產了繼口萬噸鋼鐵,但是卻從澳大利亞、印度進口了超過的口萬噸鐵礦石。中國生產瞭如萬輛汽車,但是卻從美國、墨西哥進口了超婦曲萬噸石油,中國擁有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汽車保有量,但是他們的石油產量卻只有不到弛0萬噸,如果不是因為過去的幾聳,他們發現了新疆以及突劇斯坦的油田,恐怕現在他們所需要的石油仍然主要依賴從全世界進口!石油和鐵礦石是中國的工業的命脈,離開澳大利亞和印度的鐵礦石。中國龐大的鋼鐵廠將會停產。離開美國的石油,中國道路上飛馳的汽車會停轉,這就是中國的軟肋”。

“你是說制裁!”

丘吉爾看著畢佛布魯克,知道了他所指抓住中國軟肋給予致命一擊的意思。

“制裁!和美國人一起、拉上其它的國家。找個藉口。徹底的全面的制裁中國,最終這將迫使中國回到談判桌前,接受我們的條件,甚至有可能讓中國人加入到我們的陣營之中,甚至於我們都可以將中國劃入敵對國的行列,沒收他們在澳大利亞的鐵礦、銅礦,當然這是毫無理性的!也不必須的,我們所要做的就是關掉中國的油管和鐵礦輸送帶!”

此時畢佛布魯克的語氣中帶著一絲得意。

“中國看似強大。但是在強大的背後,他們太於依賴外部資源,就像英國一樣。和英國不同的是,英國所依賴的資源來自殖民地,而中國所依賴的資源卻是來自其它各國,他們之所以一再強調自由貿易,恰恰是因為明白自身最大的弱點,而自由貿易卻是彌補其弱點的關鍵所在,當年大蕭條時。中國之所以一方面制定報復性關稅,另一方面火急火燎的派出經貿代表團與各國達成經貿、關稅諒解協定,實際上正是為了確保他們的資源輸送帶的保障,資源是中國最大的軟肋。”

“但是羅斯福會同意嗎?。

丘吉爾反問了一句,過去的幾個月,自己成功的令那些美國人透過了《租借法案》,英國再也不需要像過去的一樣用寶貴的外匯購買武器,儘管美國的武器稍遜於中國武署,但是相比於中國那些需要現金結算的武器,美國武器那怕就是上一次戰爭的舊武器,對於英國而言同樣是的異常珍貴的。更何況美國還派來了英國所需要的飛行員!

“羅斯福早已經對中國感到了厭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