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一抖;心中冰涼——這肯定的事;換成自己也會這麼做
“速回明天出發”
洛陽·曹府
同樣的密室裡;人影儕儕;議論紛紛;聲音喧嚷。
“豈有此理”有人大怒。
“何太后出這樣亂命;董卓也沒管?”有人狐疑。
“本以葉青近年紮根幽州;必先後和公孫瓚、袁紹衝突不休;有我們相助大人;必能提前清掃中原;隔岸觀火;坐收漁翁之利;不想被葉青跳了出去……”有人暗中瞅著上首的剛嚴男子。
曹操;或說總督;漠然以視;並不動容;暗裡卻是暗自皺眉。
這些地上人的表現;並不是預想的那樣滿意;是太平之世的緣故麼?
但這漢族土著英才;還不是同樣出生於太平之世;為何個個出類拔萃;這下土演化的區區三千年文明資糧;比得上應州一萬年的人傑薈萃?
突想起州志中一些史料記載;應州萬年前曾有過從上古轉到中古的一段時期;剛剛從蕃國轉化州郡不久;集野蠻與文明之大成;薰染出的二百年民氣輝煌。
這是各州都有的二百年;每一次這樣的情況出現;往往都是一朝龍興之兆;到總督這個層次;沒有不清楚……
“可這下土世界;兩漢明明是四百年了;這民氣在前漢王莽篡位;都應是揮霍殆盡了;大勢之下;誰能挽之?”
“按說就不該有光武中興;不該再多出這東漢二百年這演化不合理;是哪裡不對?”
總督凝眉不言;想起和土著們的接觸中;除曹姓本家和夏候氏的人;總有一種隔閡不順的感覺;仿自己缺了些什麼……
“為何原本這曹操就能這樣順利?我吸收了此人記憶;當時和太監集團屢次衝突後罷官回家讀書;還不過是報國無門的憤懣青年;文學是深厚;哪裡看得出雄主之相?憑什麼就有羽翼四集?”
總督想到這裡;有一片空虛;莫名有些煩躁;心裡不由莫名憎惡這個葉青——不是這人搞出三國;換本州歷史;曲折隱秘自己豈會不知道?
爭起這天下;除應侯俞文賢紮根傳下俞家;還有哪家配得上和自己博弈一下?
現在卻要翻看這;除開篇的簡介倒述手法;透露一點三國鼎力和黃巾邪魔之爭;其餘只寫半本;連劉備怎逃出生天;崛起做了蜀主都弄不清楚;而自己此身曹操怎麼敗的都不清楚;最後三國走向和結局也不清楚
兩眼一摸黑;只能按著半本小說記載來行事;自是要打擊袁紹聲望;提前自袁紹跟班的位置跳出來;進更牢固確立中原甚至北地的局面。
在總督看來;俞家暗中搞的刺殺都是小道;真正戰略無非一個——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發展實力;堂堂正正碾下去。
有曹操這副好牌在手;本該勝券在握;這時對手偏偏一把洗了牌……這算什麼打法?
“葉青是怎麼想的?他這作者;是不是知道我不知道的隱秘?”總督面對這完全轉變的天下;發現這樣快就失效;生出了危機感。
“葉青是怎麼想?”也有地上人在問這個問題。
“這劉備;怎能從幽州跑出來?經營幾年的地方說丟就丟?”更有人不解;心忖葉青可寧願朝廷的官不做;一門心思宅在老家;完全不似這種風格。
“哧;按這書裡;劉大耳本就是最會轉戰各地……”
有人就說著:“這書現在還有屁用?”
“判斷勢力、尋找人才;還是有用。”
“勢力;你怎麼不說呂布還會當一路諸侯呢”有人反唇相譏;發洩最近挫折的邪火:“人才?各個土著人才一個個擺在那裡;大部分都是門閥;沒有聲望;理都不理你……”
“聽說要忠於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