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幾次都想提出來,但時機不對,弘農郡慘敗,他更不能提出,那會刺激到很多人的心,會被人視為軟弱投降,現在隨著時間推移,弘農之敗的陰影已經淡去,李建成便認為時機成熟了,今天趁這個機會,他鄭重向父皇提出了這個重大建議。
李淵神情十分凝重,和北隋講和,這無疑就是承認北隋對河東的佔據讓他感情上有點難以接受,李淵揹著手走到窗前久久不語。
李建成又繼續道:“父皇,弘農之所以慘敗,就是因為我們的戰略失誤或者說我們的戰略不清晰,到底是要東進,還是恢復河東,我們自己都沒有弄清楚,如果我們只是為了東進,那就不該在蒲津渡屯下重兵,威脅河東,這便使楊元慶以為我們東進的目的是為了奪回河東所以他才和王世充聯合使我們大敗可如果我們真是為了奪回河東,那就不該佔領弘農郡,只要從蒲津渡進軍便可,偏偏我們佔領弘農郡,讓王世充感覺到了威脅,父皇,這就是我們弘農之敗的根本原因。”
“我也知道!”
李淵的聲音十分低沉,雖然他從不承認但他心裡明白,正是他的戰略失誤導致弘農慘敗,使大唐東進的計劃遭遇極大的打擊。
“父皇楊元慶的戰略已經很明確了,他要爭奪河北,所以他和王世充結盟,安穩住南方,最近兒臣也聽到一些說法,不少人認為可以趁楊元慶進攻河北之際,我們從背後進攻河東,兒臣以為,這是極其危險的想法,如果我們不面對現實,繼續和楊元慶交戰,那最後必然是兩敗俱傷,我們的基業將毀之一旦,而成全了別的勢力。”
李淵半晌沒有說話,李建成所說的不少人中,也包括他,不過那是過去,自從弘農慘敗後,他這種想法越來越淡,自從北隋建立後,他已經意識到他暫時還沒有能力摧毀這個和唐朝並駕齊驅的新王朝,同樣,北隋也沒有能力滅亡唐朝,兩個政權將會在一段時間內並存下去,那麼以什麼方式並存,是冷戰敵對,還是像李建成說的這樣,暫時和解,李淵確實還沒有拿定主意。
李建成看出父皇的猶豫,他又勸道:“和楊元慶達成和解,我們便可以集中精力處理內政,剿滅薛舉,父皇,我們也需要時間。”
“可是……他必然會提出不準涉足弘農郡的要求,我們東進計劃怎麼辦?”
“父皇,這實際上只是一個停戰和解,並不是什麼同盟條款,只要我們的時機成熟,我們便可以隨時丟掉這個和解,不用被它所束縛,事實上,楊元慶也是一樣,等他河北的事情完成,他同樣會掉過頭對付我們,只是在這期間,大家保持一種心照不宣的和解,這樣,有利於防止一些不必要的誤會,至於東進,我們可以走武關進南陽,其實也是一樣李淵沉思良久,輕輕嘆息一聲“你說得有道理,現在我確實不想和楊元慶為敵,潼關事件對我們軍隊打擊太大,我需要時間修補,這樣吧!先派人出使太原,和楊元慶接觸一下,看看對方的態度,然後再確定有沒有和解的可能……”
說到這,李淵回頭看了長子一眼“你認為派誰去比較合適?”
李建成對這個人選問題早胸有成竹,他連忙道:“這件事還沒有成為朝廷決議,最好能隱秘一點,不能派朝臣去,同時為了表示父皇對此事的重視和誠意,兒臣建議由神通叔父去最為合適。”
李淵想了想,由族弟李神通去,確實最為合適,他便點頭答應了“好吧!就由他去太原。”
西秦霸王薛舉自從被李淵和李軌的聯軍大敗後,便一直沒有能恢復元氣,雖熟他目前還佔領著枸罕郡、西平郡、澆河郡、河源郡和西海郡等五郡,疆域遼闊,但人口卻十分稀少,錢糧也不足,使他補充兵力成了大問題。
薛舉想盡了辦法,甚至徵發了羌、氐、吐谷渾等異族軍隊兩萬餘人,他的兵力還是沒有能超過五萬,和他全盛時的十三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