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周家父女幾人完工後,雷曉飛又叫來了十多人,才把水車的大輪子豎起,放入了固定好的支架上。
第211章自動車水
水車豎起來以後,眾人望著這超大的龐然大物,有點不敢相這東西是出自自己之手。
水車的轉輪直徑達八米,座落到支架上後,離地有一米二三,加起來就近十米多高了,看上去有點像雷曉飛前世的兒童樂團裡的摩天輪縮小版。
雷曉飛預先已探察過清江的水位,現今已開始進入秋季,是一年中水位最低的日子。雷曉飛選定安裝水車位置的水位只有一米五深左右,所以雷曉飛做的支架把轉輪承託在離水底一米二三左右,讓轉輪的竹筒剛好能兜到水。
雷曉飛還把支架做成可以調節高度的,他在支架的承託處開了一條U型槽,需要的時候可以把轉輪向上調高,直調高到一米左右。
雷曉飛先用手試轉了一下水車的轉輪,他用到了差不多自身的一半力量時,才扳得轉輪動了一下,再加了一把力,轉輪開始緩慢地轉動。轉輪估計有五六百多斤,在沒有軸承的情形下,能達到這樣的效果,雷曉飛已相當滿意,畢竟,轉輪的自重,已需耗不少力才能扳得動。
雷曉飛扳著轉輪轉了兩圈後,叫過四個僱工,讓他們盡力轉動轉輪。自己則退到離水車幾米遠的地方,豎起一支竹竿作參照物,觀察轉輪的偏心度。轉輪轉了幾圈後,雷曉飛才叫停。
據雷曉飛的目測,轉輪最外端的偏心不超過50毫米,這效果還得歸功於他自己發明的“土車床”。“土車床”雖然簡陋,但在當時的加工條件下,對圓形件精度的保障已是無出其右,再加上雷曉飛組裝時對平衡的注重,就達到了這樣的效果。
試執行成功後,下面的工作就是把這個龐然大物安裝在清江上。在流水中安裝這個龐然大物,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雷曉飛讓李和從村裡叫來幾個會水的後生幫手,先把選定位置的江底的亂石清理乾淨,然後把江底修平,再把幾支近一米七八長的“坤甸木”做的木樁,釘進江底。
因為江水還有一米五深,加上江水流速不小,造成了施工的困難,清理亂石還好辦一些,讓人輪著憋氣潛入水裡清理,一會就收拾乾淨。修平江底就麻煩多了,水裡不好用力,只能讓人輪著下去鋤兩下或鏟兩下就換人,一直用了兩個多小時才完工,還好是雷曉飛提前預估了困難,製作了一把短柄的鋤頭和短柄的鐵鏟,才讓工作順利了很多,這也讓周家父女對雷曉飛的預見性更是驚訝,更是佩服。
打木樁是其中最困難的工作。困難一:站在水中的人,要用石頭墊腳才夠高打錘,不好用力;困難二:在水中給木樁定位困難;困難三:木樁入水後錘打更困難。
定位的工夫當然只能是雷曉飛自己幹了,他讓人先打一根木樁作為基準,然後再定位其他的木樁。雷曉飛並沒有把木樁完全打進土裡,而是邊打邊複核木樁的定位尺寸,一直打到與水面平齊的高度為止,這時木樁已入土三分,不會再有方向的偏差,打齊了所有的木樁後,雷曉飛複查了幾遍每根木樁的定位尺寸,確認無誤後,才讓人接著把木樁打到底。
木樁打入水中一段後,就再也打不下去,因為水有浮力,用來打木樁的木錘打到水中不受力。這情況,雷曉飛也早有預料,他拿出了準備好的一段木頭,讓木頭的一端放在木樁上,另一端露出水面,才叫人繼續錘打。直到換了四遍墊打的木頭,才把木樁打入到離水底的泥土三分米的高度,此時,雷曉飛就叫了停。
直到花費了半天的時間,眾人才把所有的木樁全部打到了雷曉飛需求的高度。
木樁釘好後,雷曉飛讓人抬來水車的支架,把支架的底座往木樁中套,底座分毫不差地套入了木樁中。這時,雷曉飛才偷偷地鬆了一口氣,這個環節最難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