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餘糧有限,養的數量也就不多,一般人家只養有五、六隻左右,估計現在寨中已經養有的山雞,有近萬隻。
雷曉飛又向白雲寨的幾人,瞭解山雞的特性和她們平常的烹調方法、口感如何等等雷曉飛詳細瞭解了自己想知道的情況後,深思了一陣,分析地說道:“從我剛才品嚐過的山雞看來,這山雞的肉質味道鮮美,遠勝平常雞肉,而且,它的肉結實、紋理分明,吃起來口感很好,有咬頭。從白雲寨各位的口述看來,這山雞又適合在這裡飼養。所以,如果我們能把山雞推出市場,白雲寨不就多了一項收入?”
雷曉飛的分析,讓在座的白雲寨中的人都眼前一亮,是啊,如果山雞能賣出去的話,這確是一條讓族人增加收入的路子,到時,讓各家各戶多養一些山雞,那不就戶戶都有收益?
白雲寨這些人那小打小鬧的想法,哪是被號稱天才的雷小哥的所取,他把自己的規劃說出來後,白雲寨的眾人都被嚇了一大跳,那規劃中的規模,哪是她們的想象?
雷曉飛的規劃是,如果能開啟市場,就讓白雲寨大量飼養山雞,起碼要把飼養的規模,做到十到二十萬只以上。
白雲寨的眾人聽到了雷曉飛說出的飼養數量後,俱是愣住了。十萬只。就是白雲寨中平均每戶要養近百隻,每人養三十隻。那需要多少的飼料?而且,寨中的人能不能做得來?難道讓寨中的人每天什麼也不做,只是養雞就算?
碧桐這個軍師,代表白雲寨的眾人把這些疑問說出後,輪到雷曉飛鬱悶了,他心想道:古人的工作效率是不是這麼低,在他前世的養雞專業戶,每人就可以管萬隻的雞以上。
不過,雷曉飛沉吟了片刻後又釋然,當代的生產模式和飼養方式都還很落後,這裡這個山旮旯應該更甚,所以,效率低也是情理中的事。如果這個專案真的能開啟銷路,自己就要制定一個科學的飼養方式和合理的生產模式,來提高這裡的生產力。
做好打算的雷曉飛,對白雲寨的眾人說道:“現在,這個專案的當務之急是開啟銷路,至於飼養方面,我有辦法解決,保證不用百人,就可以包養這十萬只雞以上。”
雷曉飛的話,又把白雲寨的眾人驚住了。不是吧,百人養十萬只雞,一個人就要管理一千隻了,怎麼可能?眾人齊齊把疑問的眼光,投向了雷曉飛。
雷曉飛現在卻已經無暇去跟眾人解釋了,他正忙著思索如何開啟銷路的事。
雷曉飛又沿用他的習慣,掏出了隨身攜帶的紙筆,把整個銷售的流程,抽繭剝絲般一層一層地分析出來,然後一一畫在紙上,形成一個完整的流程圖。
慕容雪與碧桐,因為已經跟雷曉飛熟,所以也就再也不拘小節,探頭過去注視雷曉飛的傑作,但就算她們在當地人中,已經算是文化人,並且還就職軍師和博得才女的名號,但雷曉飛那寥寥幾字加上一些連線的流程圖,又哪是兩女能弄得通的呢?
慕容雪與碧桐看了一會,不明所以,只好一頭霧水地坐回了原位。
雷曉飛做好了流程圖後,就對眾人佈置起來。
雷曉飛讓白雲寨的眾人,今晚就把寨中一半的山雞,也是五千左右收集好,明天一早交給青玄子。
而青玄子把山雞運到了青城後,就分三路行事,把一千隻留在青城,一千隻送到山城,剩下的三千隻交由“水派”,按丐幫的銷售線路,運向全國各處。
山雞運到了各地後,先圈養起來,然後分三種方式進行銷售,一是賣活雞,在各處的農貿市場擺賣;二是由各處的酒樓,按客人的需求,做成菜供應食客;還有一個是開燒雞檔,把山雞加工好再賣給食客。
雷曉飛一併把一些銷售的技巧和細節,告訴了青玄子,讓他回去後,按自己的計劃迅速佈置開發市場。最後,雷曉飛考慮了一番